Q中國網:IT行業整體向好,行業人才需求量不斷擴大,加上IT行業收入較高,對人才吸引力比較大,因此培訓需求旺盛。對互聯網行業的前景,您覺得未來會是什么樣的?
陳宇:現在不僅僅是互聯網的前景,未來的社會的基礎是大數據,這種所謂大數據、云計算,它的背景和農耕時代不一樣。農耕時代大背景是河流和土地。你會使牛耕田,你牛郎就最牛了。工業時代的大背景是工廠和車間,你是工程師技術員技師,有數理化的知識,能夠把一項設計變成一個實際操作和實際產品,你就是最牛的。對未來的人來說,就要看你有沒有數碼思維方式。其實這幾乎是對所有人的要求。包括今后你們記者在內,理解和掌握編程技術是基本功。如果今后你們不能夠理解數碼,就像過去你不會用筆,不會用紙一樣。在農耕時代、工業時代,你所謂有文化,首先就要會寫字嘛!你的語文和算術是你的基礎。現在,我跟很多學者交流,包括搞教育培訓的,也包括搞企業實體的,甚至包括搞投資的。我問他們,未來的人最需要的是什么思維能力?你教給他的具體的知識和具體的技術是什么?恐怕這個你不知道。剛才說,連是VR還是IR,還是基因工程,還是生物技術,你可能不知道2030年最牛的是什么。但是,我們都認為,每一個人都需要一種新的思維方式,這個新的思維方式,叫做數碼思維方式。對編程過程能有透徹理解的人,會成為領袖級的人物。
你看比爾蓋茨、史蒂夫喬布斯、伊隆馬斯克、拉里佩奇、謝爾蓋布林、馬克扎克伯格……,這些人都是編程起家的人,這些人是今天引領世界潮流的人,他們的思維模式是數碼思維模式。印度這個國家跟我們相比,整體水平可能不如我們,但是莫迪他們搞了一個數碼印度計劃,連農民工都學了數碼,去外包全世界的軟件編程。這一點比我們強。我們中國這么多華人在美國打工,沒有幾個能當到CEO的,但是,印度在硅谷有五萬高級技工,其中很多人在谷歌、微軟這些頂級企業當CEO。所以,我特別強調,我們未來的孩子,每個人都要具有數碼思維能力。我們的小朋友從小就要有這種思維方式。在玩的過程中,在游戲的過程中體會編程,從小就要這樣訓練。
記者王瑞、王曉霞、劉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