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脈,文明守護。7月1日,2025年泉州市“守文化根脈·揚文明新風”暨“文明實踐我行動”主題活動在永春縣香都廣場舉行。省、市、縣精神文明建設系統領導、嘉賓以及志愿者們齊聚一堂,共繪精神文明建設新藍圖。
福建省委文明辦綜合處處長、一級調研員魏勝良,泉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陳斌,永春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小綱以及活動主辦、承辦、協辦單位的領導嘉賓出席活動。
吳小綱在致辭中表示,永春將持續完善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機制,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成果;深挖海絲文化、非遺文化、僑文化,打造更多文化類文明實踐項目品牌;堅持“先有文明人,后有文明城”,持續擦亮“好人永春”品牌,壯大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讓人人成為文明的踐行者與傳播者。并將以此活動為契機,與兄弟縣市區深化交流,互學互鑒,共同書寫精神文明建設新篇章!
活動伊始,一批市直文明單位、高校、行業協會與永春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各類陣地簽約共建,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匯聚“文明實踐我行動”的磅礴力量,以更好地推動永春文明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為當地群眾帶來更豐富、更優質的文明實踐服務。
現場還為泉州市和永春縣保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授旗,4位來自不同行業的文明實踐志愿者代表上臺宣讀《泉州市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文明實踐倡議書》,號召全民爭當文化遺產“守護者、文化遺產的“傳承者”、海絲文化“傳播者”、文化保護“監督者”,共同以文明實踐行動守護泉州的文化瑰寶。
現場還發布“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主題體驗線、“海絲非遺簪花里”文化體驗線、“紅磚古厝· 文脈晉江”文化精品線、永春縣“尋功夫文脈,賞桃源文明”文化尋寶線等20條“泉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精品路線”。這些路線深度挖掘整合了泉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標、非遺體驗點、文明實踐陣地和特色生態人文資源,將散落在刺桐大地上的文化明珠與文明實踐陣地串聯成珠,讓廣大市民可以從中探尋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蘊,感受新時代的文明風尚,積極參與到“文明實踐我行動”中來。
活動還為“文明實踐我行動”愛心單位、永春縣文化類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頒牌、授牌;為5支泉州市和永春縣保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授旗,推動我市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志愿力量向著更加專業化、組織化、常態化方向邁進。
文化滋養心靈,藝術傳遞價值。當天還舉行“文潤萬家”文藝匯演。《鶴舞永春》白鶴拳表演、閩南方言三句半《移風易俗 人人參與》、提線木偶《小沙彌下山》、閩南童謠《聽阿公講僑親》、原創歌曲《永春》等節目輪番上演,將傳統文化與文明新風巧妙融合,為觀眾獻上視聽盛宴的同時,推動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與會領導、嘉賓還實地走訪了永春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尋功夫文脈,賞桃源文明”文化尋寶精品路線,在千年文脈傳承中感受古老文明的延續。
此次活動既是階段性成果的集中展示,更為號召全市上下以精神文明力量賦能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以文明實踐推動城市發展吹響沖鋒號角。據悉,近年來,泉州市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將文明創建與文化傳承相結合,讓文明實踐有土壤、有抓手、有共鳴,永春縣作為“新晉”全國文明城市,今后將以文明創建推動文化保護傳承,讓千年古邑文化煥發新機。(顏彩虹 蘇榆軸 陳小強 林啟彬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