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豐澤區文化特派員派駐啟動儀式在豐澤中心會場舉行。豐澤區委副書記陳清擁,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莊蓉梅,區政府副區長林偉偉等出席儀式,向豐澤區文化特派員顧問團授牌,為首批文化特派員頒發聘書,標志著文化特派員制度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該舉措是豐澤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實踐,旨在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引導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一線,破解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難題,激活社區文化發展內生動力,為文化強區建設注入新動能。
制度筑基
三級聯動擘畫文化惠民新圖景
根據《豐澤區實施文化特派員制度服務社區發展工作方案》,該制度以服務社區文化發展為核心目標,聚焦文化文藝宣傳服務、文化服務陣地升級、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基層文化人才培養、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數字賦能文化傳播等任務,通過建立“區+街道+社區”三級聯動協同推進機制,計劃利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分派駐啟動、派駐實施、驗收考評和經驗總結、鞏固深化四個階段,組織特派員深入社區,以結對幫扶形式,重點策劃生成并推動落地一個特色文化項目,實現“集聚一批人才、帶動一個產業、輻射一片區域”的示范效應,打造文化賦能基層的“豐澤樣板”。目前,全區首批遴選了蟳埔、法石、金嶼、招賢、城東、鳳山、銘湖、東美、燈星、環山等10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特色資源稟賦和扎實黨建基礎的社區作為試點。
機制創新
多元協同凝聚專業強基合力
制度的核心亮點在于實施分層分類的多元協同服務模式。一是選派1名文化領域特派員,即從文化藝術、文化產業、數字技術應用等領域遴選10名高水平專業人才,承擔“1+2+3+N”職責:掛包1個社區、拓展2塊文化陣地(掛鉤服務1個文化禮堂,設立1個文化特派員工作室)、發現培養3名基層文化人才、開展N項文化志愿服務,并重點策劃生成1個年度文化項目。二是配備1名區級文化特派員,從區優秀年輕干部中遴選10人派駐試點社區,負責日常組織協調和上傳下達。三是選聘N名基層文化特派員,由各街道從轄區內選拔3-5名熟悉本土文化的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和文化愛好者擔任,輔助開展小區文化建設、志愿服務和文明風尚培育。三類特派員各司其職、優勢互補,共同構成專業精干、扎根基層的服務矩陣。
保障固本
動態管理激活人才內生動力
為確保制度高效運行,豐澤區構建了完善的管理保障體系。在管理機制上,實行“月報告、季交流、年考核”的動態跟蹤機制,由工作專班全程督導。特派員實行“不脫產”派駐,每月到社區服務不少于2次、全年不少于60天,派出單位需提供支持。在經費保障上,安排專項資金,并鼓勵成員單位在項目、資金上對特派員項目予以傾斜,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在激勵措施上尤為突出,對實績突出者,在續聘、職稱評聘、評優評先、“擔當者”評選、職級晉升、人才評定等方面優先考慮,并提供更多學習交流機會,對優秀項目給予重點扶持。組織保障方面,專班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每年下沉指導分別不少于1次和2次。
智庫賦能
校地聯動打造特色工作品牌
豐澤區文化特派員制度的一大特色是深度借力在地高校的智力資源,組建了由華僑大學11位涵蓋文旅融合、科技創新、藝術設計、品牌傳播等領域的專家學者構成的豐澤區文化特派員顧問團。顧問團將依托華僑大學的學科優勢,采取“智庫支撐+實踐指導”模式,通過專題研討、實地調研、線上指導等形式,為文化特派員在社區開展文化產業規劃、科技賦能應用、資源精準對接、特色品牌打造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專業指導,著重協助推動各社區重點文化項目的落地見效,助力形成“一社區一特色”的差異化、高品質文化發展格局。
“啟動文化特派員制度,是推動文化資源服務基層、惠及群眾的重要探索,標志著我區文化工作邁出了機制創新、基層發力的關鍵一步。希望各文化特派員和顧問團以及相關單位以啟動儀式為起點,用心用情、實干擔當,推動文化特派員制度在豐澤落地見效、走深走實,為繁榮發展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建設文化強區和加快推進區域協調發展貢獻力量。”區委副書記陳清擁在派駐啟動儀式講話中說道。隨著儀式的結束,首批文化特派員已肩負使命,分赴各試點社區,一場以文化振興賦能社區發展的生動實踐正在豐澤大地全面鋪開。
(張婧瀅 潘焱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