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閩南網 > 泉州 > 永春 > 政策人文 > 正文

    文明鄉風滿桃源,永春處處是新風

    來源:新福建 2025-07-29 11:40 http://www.iosapp77.com/

      漫步在新晉“全國文明城市”永春的街巷間,三股文明新風頻頻涌動——“鄰里守望”的脈脈溫情,“以文化人”的潤物無聲,“約定俗成”的自覺踐行。

    640 (1)

    湖洋鎮吳嶺村。葉國強 攝

    孝老中的守望互助

      夏日的陽光炙烤著大地,湖洋鎮吳嶺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熱鬧非凡。67歲的張麗明和老朋友正揮拍對戰,乒乓球在球臺上來回跳躍,清脆的撞擊聲混著歡笑聲灑滿房間。

      “現在日子舒坦得很,吃完早飯就來這兒報到,嘮嘮家常、看看報紙,等著吃免費午餐,美著呢!”張麗明笑著說。這份安穩,源自村里2019年開辦的長者食堂,6個年頭來,熱氣騰騰的午餐從未間斷。

      這份堅持的背后,是村黨支部書記吳應棟帶著兩委班子“精打細算”的付出:他們號召鄉親認本捐息為長者食堂囤下“底氣”,勸導村民把操辦喜慶事宜省下的錢捐給長者食堂,還開荒種上柑橘、金桔為集體創收,給“免費午餐”加了道“保險杠”。“村里200多常住人口里,60歲以上老人占了近150人。把老人照顧好,在外打拼的年輕人才能安心闖,村子才能更興旺。”吳應棟的話樸實卻在理。

    640 (2)

    湖洋鎮吳嶺村鄰里守望堂日常。葉國強 攝(資料圖)

      如今,村民們操辦嫁娶、過壽、開業等喜事時,往長者食堂捐錢捐物已成默契。借著這個平臺,吳應棟推行“樂善好施積分制”,年底的表彰大會上,老人們會帶頭念叨:“紅白事別鋪張,禮金意思意思就好,鄰里要互相幫襯……”通過發揮長者在宗族中的勸教和監督作用,讓吳嶺村的鄉風越變越淳。

      目前,免費午餐服務在永春22個鄉鎮全面鋪開,36個長者食堂、96個助餐點構成“公益敬老+互助養老”的山區樣板,移風易俗的新風正由點及面,吹遍城鄉。

    “村晚”里的文化共鳴

      文明鄉風既要解民憂,更要潤民心。桃城鎮花石社區的“美德堂”里,老人們在一樓長者食堂用餐,孩子們在二樓參加“大手牽小手”活動,這里既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更是“村晚”的常駐地。

    640 (3)

    花石社區“村晚”

      常態化的“村晚”催生出不少村民自發組成的“民間藝術團”:南音隊、舞蹈隊、合唱團……其中最亮眼的當屬“放牛班合唱團”,這是由一群愛唱歌的奶奶們組成的合唱團,每天在忙完家務后,老人們就聚在一起,跟著大學生志愿者或近鄰學堂的音樂老師學唱,如今,這個合唱團已是春節、國慶等“村晚”的???。

      “我今年也加入了舞蹈隊,‘七一’還上臺演出了!”社區黨總支委員馮淑題說,融入群眾的文化活動,讓移風易俗、普法宣傳等工作有了“群眾基礎”,干事更有勁兒。

      花石社區的“村晚”早已超越娛樂:唱的是身邊事,演的是鄰里情,裹著鄉愁與紅色文化,展現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了當地凝聚人心的“粘合劑”。而達埔鎮的籃球爭霸賽則把運動版“村晚”玩出了新高度,在今年7月舉辦的第二屆賽事上,來自不同村的17支隊伍激戰半個月,點燃了全鎮人民對家鄉的關注與熱情。

    640 (4)

    達埔鎮籃球爭霸賽。陳小強 攝

      豐富的文化生活擠占賭博、迷信等不良風氣的生存空間,也將‘共同體’的意識植入人心。永春縣委宣傳部(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靠資金堆砌的文化活動不可持續,“自己人”參與,說的是鄉音,演的是鄉情,展現的是鄉土文化的自信和新風新氣象,群眾更有幸福感和獲得感。

    村規下的鄉風培育

      每年方七娘誕辰,五里街鎮大羽村的白鶴拳史館總會迎來各地傳承人。當最后一批游客離開,村支書鄭志鑫才松口氣:“我現在成了‘首席講解員’,老書記傳的好經驗,得接好班。”在他看來,發展好大羽村,核心在于兩件事:一是白鶴拳技藝的傳承,二是良好家風的守護與弘揚。

    640 (5)

    游客到大羽村白鶴拳史館體驗白鶴拳。

      走在村里,家家戶戶門前的家訓格外醒目:“竹貴有節,人貴有志”“兄弟齊心,田土變金”……這些閩南俗語是為每戶量身定制的“治家格言”。作為白鶴拳發祥地,立足家家戶戶有拳師的特點,村里更把“武德持四善、武訓懔十誡”寫進村規民約,成了拳師授徒、做人的硬杠杠。

      這種本土教化力量正在永春蔓延。錦斗鎮珍卿村將村規民約中“積極支持本村各項公益事業建設”的要求升華為精神符號,把村民集資修路筑橋的故事刻在43塊石碑上,立在村道橋頭:有人捐出積蓄修橋,有人無償讓出宅基地鋪路……這些“功德碑”成了鮮活的教材,村里還建了文化長廊對這些石碑進行集中展示,讓孩子們耳濡目染。

      在坑仔口鎮玉西村榜中角落的康氏祖厝里,老人協會依托祖厝,每年重陽節表彰一批“好媳婦”,把“厚養薄葬”“婚喪簡辦”的新風融進祖訓族規。自2020年起,永春深挖宗祠祖厝里的“忠孝廉節”家訓,讓這些傳統空間變身“文明家風教育基地”,讓村規民約從紙面約束,變成了村民心底的共識。

      從孝老互助到文化共鳴,再到村規內化,永春的文明鄉風正像當地的母親河桃溪水般,源源不斷滋養著這片土地,生生不息。

      來源:新福建

    原標題:文明鄉風滿桃源,永春處處是新風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頻道推薦
  1. 德化縣人大常委會召開“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 惠安:創新產業鏈黨建模式賦能產業提質升級
  3. 上半年德化縣經濟運行“成績單”發布
  4.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醫解百科︱這5種習慣都會傷害你的胃(視頻)
    醫解百科︱這5種習慣都會傷害你的胃(視頻)
    醫解百科︱為什么要經常出去玩?(視頻)
    醫解百科︱為什么要經常出去玩?(視頻)
    專題推薦
    世遺泉州
    世遺泉州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

    新質生產力在泉州
    何以中國·向海泉州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廈門市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 調整從今年1月 廈門喊話2025屆高校畢業生:來廈就業創業 石獅奮力托舉6萬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兩高一部”聯合發布依法懲治幫信犯罪活 今明廈門市仍有中雨到大雨 局部或有暴雨 永寧西偏村“英雄調解”彰顯基層治理智慧 永寧西偏村“英雄調解”彰顯基層治理智慧 廈門市博物館精彩呈現“宋風消暑雅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人张开腿男人捅| h国产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第一页| 国产一区中文字幕| 三上悠亚中文在线|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成人|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 男人和女人做爽爽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电影网 | 四虎影视成人永久在线播放| xxxxx日本人| 天堂bt资源www在线|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看**视频一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久免费的黄网站| wc女厕所散尿hd|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爽爽爽| 91caoprom|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韩国理论电影午夜三级717| 好男人观看免费视频播放全集|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 在线天堂中文www官网| 中文字幕中出在线|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最近中文字幕mv手机免费高清 | 丰满老熟妇好大bbbbb|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成年人看的毛片|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