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之地
現金貸最早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Payday Loan,即發薪日貸款。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定義Payday Loan是一款針對個人的短期小額貸款,借款人必須在下一個發薪日償還,貸款時長一般為2周至一個月,額度在500美元左右。借款人無需提供任何經濟能力的證明,只要提供能收到薪水的工作證明。
在Payday Loan的業務中,利息不被稱為利息,而是按照每100美元貸款收費,費用在10美元至30美元之間。根據CFPB的調研,每100美元貸款收取15美元是中值收費標準,對于典型的期限為14天的發薪貸而言,這意味著400%的年化費率。如果借款人不能及時在發薪日還款,可以延期到下一個發薪日還,但利滾利會讓借款人承擔巨額利息,使原本窘迫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而Payday Loan便可從中攫取暴利。此外,由于Payday Loan還款是采取支票扣款的方式,如果貸款人賬戶金額不足以償還支票,銀行還會對借款人征收空頭支票費用,附加費用和利息也會由于無法償還貸款不斷增加,最終導致借款人無力償還而面臨破產。
美國一家信托基金研究顯示,美國大多數發薪日貸款的借款人是白人,年齡在25至44歲之間、沒有四年制大學學位、年收入低于4萬美元以及離婚的人士等。他們一半以上擁有銀行卡,但多數人銀行卡不超過2張,而且幾乎所有人都有其他大額負債且授信額度緊張。
在歐美國家,個人征信體系完善,信用卡普及度高。根據美聯儲報告,70%至80%的美國人都有信用卡。相對于優質人群,信用分過低或者缺乏信用記錄的次級人群(sub-prime),很難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得信貸服務。所以應急的小額貸款顯得尤為迫切。大多數借款人在幾個月內使用Payday Loan支付普通的生活費用。
自1983年Cash America率先開展Payday Loan業務以來,First Cash、Ez Corp等快速跟進,先后推出了現金墊款、預付借記卡、典當、汽車貸款、消費貸款等產品。2006年左右,英國Payday Loan業務開始發展,其中代表性機構旺家(www.wonga.com)于2007年初上線。
信用市場爆發、互聯網技術發展讓Payday Loan市場快速發展。在美國,到2014年末市場上已經存在了1000多家Payday Loan服務商,累計放貸金額約460億美元,1200萬活躍借款用戶,超過總人口的3%。在英國,2013年Payday Loan達到高峰,市場上有400多家企業服務商,放貸金額達25億英鎊,160萬客戶,超過總人口的2%。
盡管Payday Loan發展了近三十年,線下門店規模巨大,業務體系成熟,但其帶來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引起了廣泛的質疑和爭議。
“消金三惡”
日本的現金貸業務也有幾十年的歷史。
英美希望通過監管機制的不斷升級完善來降低小額現金貸款對普通大眾帶來的不良影響。這也導致了Payday Loan近年來整體市場收縮的現象。
在英國,監管規則落地6個月后,Payday Loan的申貸客戶數、授信通過率和貸款金額分別下降了20%、50%和35%。FCA對監管制度落地可能產生的市場影響進行評估,認為最終僅有1/4的Payday Loan機構能夠留在市場。
在美國,First Cash、EZ Corp、Cash America等上市型Payday Loan服務商均表示,根據監管規則實施調整后業務收縮。如今,Cash America已經從紐交所退市。
部分研究者認為,此舉使用強制性措施保護消費者避免債務纏身。但也有研究表明,此舉降低了Payday Loan供應規模,傷害了市場機制,但從電話及網絡投訴渠道的調查來看,原有問題并沒有顯著降低。
模范版本
2016年10月,投行巨擘高盛成立以其創始人之一Marcus Goldman命名的個人無抵押網絡借貸平臺Marcus。高盛之所以想要成立自己的借貸平臺,主要是想與Lending Club這樣的金融科技公司競爭分一杯羹,同時填補2008年經濟危機以后銀行在個人借貸市場的空白。
高盛瞄準了尋求信用卡替代品的人群。與信用卡不斷變動的利率和多重費用不同的是,信用良好的借款人可向Marcus申請利率固定不含其他費用的借款。
高盛銀行融資業務全球主管Stephen Scherr曾表示 “無擔保貸款業務目前市場缺口較大,我們能夠就此在大型銀行和小型金融科技企業間辟出一條蹊徑。銀行業巨頭,如美國富國銀行、摩根大通以及美國銀行,通常依靠信用卡業務賺取大量利潤,因此他們不會提供另一種同類借貸產品來損傷自己的利益。”
與一些網絡借貸初創公司相比,高盛不需要費心尋找貸款的資金來源,或是按照特定的標準包裝以更好地出售這些貸款產品。高盛收購通用電氣旗下的通用資本銀行以及其他銀行來擴大資金來源,為Marcus鋪好路,使其具備更大的靈活性,能夠為平臺提供更多的選擇,包括貸款產品的數額、條款和償付期限等。
在客戶方面,Marcus以傳統方式來操作,比如電子郵件,提交借款申請時必須出示高盛所發電子郵件中包含的邀請碼。目前,Marcus只面向美國用戶開放。
同時,高盛不會自己將借款人和投資者的資金供需進行匹配,而是尋求通過銀行來發放貸款資金。這也就決定了Marcus的資金成本很低,借款人可以獲得更有競爭力的條款。
高盛現金貸雖然審批快,不需要任何材料和抵押,但首先要保證的是貸款人的還款能力,只有信用分達一定額度才有貸款資質。更重要的是,貸款范圍是3500-3萬美元,期限為3至6年,客戶可以私人訂制貸款期限,以便確定合適的還款金額,真正意義上幫助一時陷入困難的人實現財務過渡。
美國信用卡貸年利率近17%,高盛現金貸平均年化利率12%。其中約3%是營運成本,4%是壞賬成本、再去除3%左右的資金成本,高盛現金貸業務僅剩2%左右“利潤”。
《華爾街日報》的一篇評論認為直接與零售客戶接觸對于一直走“高大上”路線的高盛來說是巨大飛躍,因為在此之前高盛在借貸方面的布局只有面向私人銀行客戶的借款、住房抵押貸款,向私募股權基金提供借款,向機構客戶的貸款等產品類型。個人和小微企業貸款這塊新興業務會成為高盛利潤最高的業務,高盛方面稱,資金回報率可達到20%。
Marcus發展速度異常迅猛,僅用8個月時間就跨過了10億美元的門檻,11月中旬突破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