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下發《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明確統籌監管、開展對網絡小額貸款清理整頓工作。《通知》稱,小額貸款公司監管部門暫停新增批小額貸款公司跨省(區、市)開展小額貸款業務。對于不符合相關規定的已批設機構,要重新核查業務資質。從緊急發文叫停網貸牌照新增批設到現金貸監管新規落地,不過短短十余天,監管部門連日來不斷釋放整頓現金貸的信號后,以雷霆之勢掀起現金貸行業整肅風暴。
暫停發牌照 禁止跨區業務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網絡小貸牌照剎車主要是與近期現金貸公司海外上市,從而引發一系列問題浮出水面有關。
現金貸企業的誕生,是為了滿足消費者一種短期小額的現金借貸需求,初衷是在緩解借款人短期資金周轉壓力的同時,不給借款人造成較高的還款負擔。但實際上,當前熱議的現金貸一般是指互聯網企業通過其控制的小額貸款公司,以自有資金、股東資金和銀行貸款,利用互聯網技術向客戶提供的現金借款業務,這種貸款具有小額、超高息的特點,并伴有暴力催收現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網貸公司負責人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圈內一直都有要出臺監管的傳聞,但來得這么快,而且上來就是“一切都停止”,這完全超過業內的預期。政策出臺之前,他創辦的網貸公司正在申請小貸牌照,“申請遞交很久了,但一直壓著沒批。”
他認為,這次的監管之所以“又急又狠”跟“洶涌的民意”有關,因主營現金貸業務的趣店在美上市引發輿論對現金貸的熱議,隱藏在現金貸背后的畸高利率、多頭借貸、暴力催收等問題在網絡上持續發酵。
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知名互聯網金融律師肖颯認為,現金貸有風險,監管層其實早已看到。她表示,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網貸整治辦函〔2017〕19號《關于開展現金貸業務活動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了現金貸部分平臺存在利率畸高、風控基本為零、壞賬率極高、依靠暴利覆蓋風險、利滾利讓借款人陷入負債危機等問題。
肖颯指出,此次發文也主要是考慮到上述的問題,同時還有部分網絡小額貸款公司或被允許開展網絡小額貸款業務中的現金貸業務存在較大風險隱患,從而予以發文規制。
“停止發放網絡小貸牌照可被視為規范行業發展的第一步。”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北大國發院教授沈艷表示。她認為,《通知》的實施將有效遏制當下現金貸業務亂象。
存量牌照或面臨再審核
此次新規出臺,網上有一種言論是小貸牌照的價格要飛起來了,因為不再有新的小貸牌照獲批,網傳現有的牌照價格被炒至幾千萬甚至上億。
這就不得不提到過去這些年小貸牌照發放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小貸牌照系由銀監會制定貸款的規定細則,但是它的具體的監管及執行歸屬地方金融部門,監管在中央,發牌在地方的情況給市場亂象埋下了伏筆。
據一位權威人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地方金融部門為了招商引資或是地方稅收等考量,在小額貸款牌照發放時審核并不那么嚴格。但互聯網是不受地域限制的,這些牌照發放后怎么用,地方沒有任何管理。
可能公眾并不清楚,幾家在美國上市的網貸平臺,趣店的牌照是從江西獲得的,宜人貸的牌照是海南獲得的,而拍拍貸的牌照是安徽批的,另一家傳言中即將上市的分期樂的小貸牌照也是來自安徽。
本報記者走訪了一位從事此項“生意”的業內人士。他向科技日報記者透露,因為標準相對較低,不太發達的地區是他們申請牌照的首選。就在政策出臺前的半年左右,他正在某西部省份運作一個龐大的互聯網金融產業園,如果成功將會一次性獲得多張小貸牌照,隨后他再將這些牌照轉賣或是租賃給其他公司,但是隨著監管政策緊急出臺,目前只好停止了。
所以此次緊急叫停新增網絡小貸牌照后,監管部門在清理沒有牌照的小貸平臺的同時,極大可能將對現有的存量牌照進行重新審核規范。業內猜測,相關部門也許很快就會出臺統一的小貸牌照發放標準,同時對此前已經發放的牌照進行審核,不符合標準的存量網絡小貸將被取締。11月23日上午,央行及銀監會召集廣東、重慶、江西等17個批準小貸公司開展網貸業務的省份相關部門,匯報當地批設網絡小貸機構情況以及監管方面的安排。
知名財經評論員肖磊表示:“按照下發的文件,部分小額貸款機構開展的現金貸業務存在較大風險隱患。這也就意味著不僅要對沒有牌照的現金貸平臺進行整治,對于持有網絡小額貸款牌照且開展現金貸業務的平臺也會采取整頓措施。”
未來只有“好”公司能活下來
隨著監管措施的出臺,不少人對網貸平臺甚至互聯網金融的未來比較悲觀。但肖颯對此仍持樂觀態度,她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強調,P2P行業的相關監管已經在“一個意見三個指引”的體系下趨于完善,已有的行業主體只需按照既有的規制文件對自身業務及主體資格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合規化的完善,自然就不會被行業淘汰。
她認為,這次發文主要是針對當下行業內較大的風險隱患而提出的,這些問題和風險行業中確實存在,所以進一步的監管與規制是必然的。但是是否會意味著監管政策必然會更為嚴厲,從目前來看暫時不能確定。
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這個行業里的“好”公司是能存活下來的。肖颯理解的“好”公司是合法合規的從事業務活動,自身的業務行為不存在金融風險隱患,積極起到普惠金融作用,為廣大金融消費者提供值得信賴的金融消費產品的公司。
肖颯透露,在大動作的監管和清理工作之后,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已經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