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
猴面包樹
猴面包樹壽命極長,最長達5000年以上,果肉像面包,果實成熟后會吸引猴子吃,因而得名。樹干中貯藏大量水分,因此被稱為“生命之樹”。其龐大樹干和特殊的質地,常被非洲居民掏空中心,變成天然房舍。
非洲“生命之樹”扎根近千米高山,挑戰高海拔種植。5月13日,首批12棵猴面包樹落戶廈門海拔最高村之一——同安區軍營村,正式啟動該熱帶樹種在高海拔山區的適應性實驗,開辟特色農業新路徑。
這批樹苗由非洲馬達加斯加的稀有品種——皮埃爾猴面包樹改良而來,種植在高山黨校初心使命館、軍營村委會等不同海拔點位。“軍營村冬天最低溫可以到零下,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出更優質的品種。”廈門猴面包樹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強介紹,改良樹種理論上最低可在零下2℃的氣溫下生長,海拔較高、氣溫較低的軍營村雖與非洲原產地有較大差異,但正是這種差異為猴面包樹的適應性研究提供了寶貴試驗場。
去年1月13日,10棵皮埃爾猴面包樹改良品種第一代母樹在同安三秀山村成功引種,開啟了廈門猴面包樹規模化種植生產的第一步。研究人員表示,此次種植實驗前期經過充分考察和論證,今后將專注猴面包樹生長習性、耐寒性以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數據收集,為未來規模化種植提供科學依據。
與此同時,廈門猴面包樹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與軍營村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享種苗技術、搭建數據平臺、聯合開發“立體套種”產品,探索猴面包樹林下套種茶葉、地瓜等農作物的林下經濟模式。軍營村村委會副主任高建設說:“等猴面包樹套種到6500畝茶園里,以后可以做研學方面的嘗試,幫助村民、村集體增加收入。”
據悉,本批12棵猴面包樹苗來自廈門猴面包樹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位于三秀山村的猴面包樹基地。該基地已開辟約50畝種植示范點,規劃了研究實驗、育苗、種植、科普等功能區域。
(廈門日報記者 林健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國際沙排巡回賽廈門挑戰賽開賽2025-05-15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