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防曬、防暑市場,晉江紡織服裝企業不斷推出新產品,搶抓“清涼經濟”商機
生產“清涼”賺“熱錢”
通勤路上,僅百克重的防曬傘輕巧開合,撐起一片陰涼;網球場上,涼感防曬衫上身,激戰間涼意隨行……這段時間,高溫熱浪席卷各地,帶動“清涼經濟”迅速升溫。在晉江,不少紡織服裝企業瞅準防曬降溫產品需求驅旺的態勢,依托過硬的研發實力和完善的產業鏈,持續上新相關產品,搶抓“清涼經濟”商機。
科技賦能
防曬降溫產品暢銷市場
炎炎夏日,防曬降溫成為人們出行的必備功課。晉江企業敏銳捕捉到這一市場動向,通過面料革新和產品迭代,為防曬降溫產品注入硬核實力。
走進安踏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只見科研人員正全神貫注地對“冰溶紗”面料進行性能測試。通過優化纖維表面微納米結構,該面料在散熱、透氣等性能上取得重大突破,將成為安踏夏季運動裝備的“降溫神器”。
“‘冰溶紗’能根據運動場景靈活組合冰感、防曬、速干等功能。”安踏集團創研管理總監、博士后工作站站長楊建祥說,應用該面料的相關服裝上市后,因解決了消費者夏季運動時“悶熱黏膩”的痛點而成為爆款,不僅累計訂單量達65萬件、銷售額達1.3億元,還助力安踏打破國外品牌在功能性紗線領域的壟斷,實現技術自主。
“唯有在技術、工藝上持續創新,才能贏得市場主動權。”晉江染整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陳肖鋒介紹,目前,晉江已新增功能性面料專利237項。其中,具備高技術附加值的防曬類面料表現尤為亮眼,在眾多紡織產品中的出貨占比持續攀升。
除了涼感面料,傘具也是人們夏日出行的剛需。在有著“中國傘都”之稱的晉江東石鎮,不少傘具企業憑借技術硬實力,推出了許多“黑科技”產品。走進集成傘業的企業展廳,一款應用“量子濾光盾”技術的透明傘引人注目:它在紫外線測試儀下呈現全黑狀態,通過分子重組技術實現了99.9%的紫外線阻隔率,重量卻比傳統涂層傘輕了30%。據了解,這款集高效防護與輕便于一身的產品主要出口日本,深受當地消費者青睞。
在持續上新產品的同時,當地傘具企業也在積極拓展銷售渠道、調整營銷策略,擁抱“清涼經濟”。例如,優安納傘業將傘具起訂量從5000把降至300把,并通過柔性生產滿足小眾需求;富祺傘業在直播間用紫外線燈現場演示傘面防護效果,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
企業唱戲,政府也來搭臺。不久前,在福建省重點培育的國際知名品牌傘具全球首品首發首秀活動與“四鏈融合”供需對接活動上,晉江傘具企業一舉簽下近10億元的意向合作協議。當天,“全球傘業供應鏈中心”揭牌,將助力晉江制傘業加速鏈接全球市場。
產業協同
泳裝產業“游”出新花樣
高溫天氣催熱了“親水游”,繼而擴大了市場對泳裝的需求。晉江英林鎮是我國重要的泳裝生產基地之一,分布著大大小小200多家泳裝相關企業。自今年4月以來,這個“泳裝小鎮”訂單“爆滿”,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
“今年上半年,我們的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20%,近期增長態勢尤為顯著。”中國洲克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丹文說。
如何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產業鏈的高效協同,成為當地企業的底氣所在。
在晉江POP設界的AI設計中心,設計師輸入“沖浪板”“沙灘傘”等關鍵詞,系統5分鐘內即可生成4套融合上述元素的泳裝方案。方案通過數碼印花轉印面料后,在版師、樣衣工與智能裁剪、縫紉設備的協同下,30分鐘即可制出樣衣。這種高效的“AI設計—打樣—生產”模式,將新品研發周期從3個月壓縮至3天,精準契合了國內市場的快速迭代需求。
“晉江擁有完備的泳裝產業鏈生態,產品設計、原料供應、織造、印染、檢測等泳衣生產的各個環節在30平方公里內形成了閉環。現在,下游的泳裝廠無需出廠門,半小時就能配齊所有原材料。得益于高效的協同生態,當地泳裝生產的整體成本降低了約15%,交貨周期更是縮短至7天。”福建逸錦化纖有限公司總經理包國良說。
依托良好的產業生態,當地泳裝企業在搶抓“清涼經濟”風口的同時,還通過擴充品類的方式,努力擺脫“淡季的煩惱”。
走進晉江市七彩狐服裝織造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裁剪設備的嗡鳴與縫紉機的節奏聲交織,工人正加緊趕制訂單。對七彩狐而言,這種“火力全開”的景象,已非酷暑季獨有。
“做生意不怕折,就怕歇。對我們泳裝企業來說,最怕的‘歇’就是淡季。”晉江泳裝企業七彩狐副總經理洪靜怡說,為了擺脫淡季的影響,公司在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同時,積極瞄準新增長點進行布局。“近年來,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瑜伽服、健身服、騎行服、潛水服等運動服飾需求日益旺盛。泳裝的面料跟瑜伽服十分接近,而瑜伽服的用料量更大,單品附加值也更高,這為我們轉型提供了天然優勢。”
同樣瞄準健身產品市場的,還有晉江晶為體健服飾制造有限公司。據介紹,該公司的瑜伽健身產品訂單金額已占公司總銷售額的70%,利潤率相比傳統泳裝高出12%。
品類的多元化,正讓曾經的淡季也充滿了忙碌的活力與增長的喜悅,給晉江泳裝產業注入了更多動能。(見習記者 肖蔚男 通訊員 林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