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歡在別處
這是一群世界上最窮的人,但是他們居然敢把200萬美元花在90分鐘的游行上。
狂歡在別處
忘掉那些羽毛、彩車和身著輕薄比基尼的少女吧,也忘掉那些只打算單純地當一名旁觀者的想法!薩爾瓦多狂歡節(SalvadorCarnival,當地人稱為“Carnaval”)的主旨就是人人參與。在這座巴伊亞州(Bahian)的首府中,兩百萬狂歡的人們涌上街頭,來慶祝這為期一周的奢華街頭派對。成百上千的音樂家—其中很多還是巴西的著名人物—紛紛來到這里,進行音樂馬拉松表演,他們連續數個小時地唱歌、跳舞,一直從黑夜唱到白天,再從白天跳到黑夜。
狂歡節的準備工作,是薩爾瓦多全民的事。花車上所有的細節都要重新制作,小到一個花球都不會重復使用。數以萬計的工作人員提前6個月就開始在廠房中敲敲打打,其中一半還是不拿薪水的志愿者。原始動力即是激情,為了狂歡夜如同國王一樣接受來自所有人的贊嘆。
貧富差距巨大的薩爾瓦多,富人如同歐洲貴族一般生活,窮人的居住環境甚至還不如非洲部落。但是在狂歡節的一周,不分貴賤,不分種族,成千上萬的人們歡聚一堂,沉浸在純然的喜悅之中—樂隊(bloco)們會在一輛大型花車(trioelétrico)上進行演出,那里便是他們熱力四射的舞臺,四周擠滿身著統一服飾的支持者,緩緩駛過狹窄的街道;人們喝酒、唱歌、跳舞,親吻完全陌生的彼此,迅速結為朋友—然后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一直如此,循環往復。積聚的階級偏見變成奮力吶喊與擺動的腰肢,井噴般揮發在空氣中。
大多數游客都和我一樣,買一件abad?,一種兼具門票功能的T恤杉,進入大型花車周圍被繩子圈起來的區域。牽繩者(rope-carrier)要負責拉好繩子,以確保人群涌來時,這道警戒線可以保持在其應該在的位置。身體足夠強壯的人則選擇當一條沙丁魚,和情緒激動不已、甚至稍稍有些失控的人們一起擠在拉起的繩子外面。
懺悔星期二(ShroveTuesday)是狂歡節的最后一夜。在巴西的其他大部分地區都已然進入黑甜夢鄉之際,薩爾瓦多的狂歡節也掀起了最后的高潮(MeetingoftheTrios)。到了圣灰星期三(AshWednesday)的凌晨時分,樂隊們仍在繼續游行,他們全都向著PragaCastroAlves涌去,聚在一起舉行最后一場聯合音樂會。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上薩爾瓦多的土地之時,所有的一切又都重歸沉寂。
未來之地
亞馬遜是一條平靜的河,從瑪瑙斯直到入海,河水幾千里的流程卻只有幾十米的落差。然而,就在不動聲色的流淌中,亞馬遜將全世界最多的淡水帶入海洋,將最豐富的物產奉獻給原住民。
關于亞馬遜的故事,大多九死一生。據說到目前為止依然沒有任何一個探險隊能安然無恙地完整穿越亞馬遜叢林,所以,如此謎一樣的叢林一定是巴西之旅中最讓人著迷的。
遠離都市的塵囂和人類工業、商業的文明,使得亞馬遜熱帶叢林成為一座返璞歸真的孤島綠洲。要登陸這個世界上保存最原始、最大最好的覆蓋了南美洲200萬平方英里的熱帶雨林,只能從叢林的腹地瑪瑙斯小城開始,來自世界各地向往原始雨林的人們都是飛抵這里,再途經水路后才得以一睹雨林芳容。
首都里約到瑪瑙斯大約三個小時的飛行時間,懸于空中的熱帶雨林獨有的附生蘭科植物在城中的街道上隨處可見。小城的悶熱難耐,濕熱得讓人一刻也不愿意多留,我恨不得立馬跳上游船。游船泊在瑪瑙斯Portobras港內,換乘之后在黑色的RioNegro里向西前行,經過一條黑白分明的楚河漢界后看到白河的時候,亞馬遜河就到了。浸泡著熱帶雨林里的黑河里滿是茂密的說不上名字的植物,無數長短錯落粗細交織的落葉或者根須被懸浮其中,一泡就是數百年。也許正是這樣的日積月累,河水才被沏成濃稠的黑褐色。
忽然之間,平靜的水面仿佛出現了一道裂痕,河面簡直就被一分為二了,此處黑河河水頑固地保持住本色,堅持著不與另一側的白色的RioSolimes合并。輕輕地舀一瓢RioNegro水來鑒定,確實是黑褐色;再舀上一大瓢“陽光”和“泥水”之意合成的RioSolimes白河水,定睛一看,著實成了淺淺的米黃色。放眼望去,黑河白河著實黑白分明地造出了兩個不同的世界。科學的解釋是由于兩條河水的流速、溫度、比重及酸堿度的不同,所以即使交匯也不會混淆到一起。不論如何,數十公里寬的河面上就是這樣兩色互不相犯地并行著,直到延綿數公里外才融為一體東去大西洋。
亞馬遜叢林很大,郁郁蔥蔥的熱帶雨林根本就是一望無際,像一個迷宮,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進入幻境,但用不了幾秒鐘又會回到現實。越深入,水道越窄,河水越發混濁和黏稠。大船換了小船,不時地撞擊著叢林中的大樹,每一段水路都起起落落地難以平靜,仿佛就要沉沒,又被樹根掀起。小船一次次地從看似沒有路的方向向前沖撞,闖入碧綠的圣地,艷麗的花朵不時點綴,藤蔓順著老樹層層攀爬在空中織出一張大大的網,把整個叢林填充得密不透風。向前是密不透風的熱帶叢林,向后還是叢林,周圍的景色好像似曾相識,無論怎么走都像是在原地踏步一樣。
與雨林中的野生動物親密接觸,毫無疑問地成為每一個叢林穿越者最大的心愿。最不能錯過的恐怕就是與全世界獨有的粉紅色海豚同河共泳了。粉海豚與中華白海豚很相似,但隨年齡增長會變成粉紅色。船長指引大家換上泳衣,帶上救生圈,捧著小魚跳入水中,或者把河水打出漩渦,粉嘟嘟粉海豚就能在漩渦中飛騰歡躍,伸出手輕輕地摸摸它滑溜溜的背和漂亮的胸脯足夠讓人情愫暗生。
挑戰食人魚
瑪瑙斯郊區的亞馬遜水域和淺灘中常有食人魚棲息,10~15厘米的小魚滿口利牙,成群結隊幾乎成了水中霸王,不過它肉味鮮美,是叢林燒烤的上選。天色漸晚的時候,坐在被夕陽映紅的河邊,用些牛肉碎做餌,很快美味的食人魚就一條接一條地上鉤了。小的可以直接炸烤,大的做成魚生蘸食,大快朵頤。
深夜捕鱷
半夜乘著摩托艇去往鱷魚潛伏的水域,夜幕下整條黑河像被夢境涂抹了般陷入深邃的幽藍之中。船夫打開了手電筒,環顧四方,鱷魚的眼睛會在燈光下閃爍。這時候,捕鱷手會跳下船,用不了一分鐘就能抓到一條半米左右的小鱷魚,讓游客近距離好好觀察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