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作風建設。無論是烽火連天的革命戰爭年代、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還是砥礪奮進的改革開放歲月,黨始終將優良作風作為贏得人民信任、保障事業發展的重要法寶。100多年來,黨團結帶領人民接續奮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個偉大飛躍是我們黨改造社會的偉大事業,也是我們黨改造自身的偉大工程。
黨的十八大之前一個時期,由于一度出現管黨不力、治黨不嚴問題,不良風氣逐漸在黨內滋生蔓延,公款吃喝、奢侈浪費、文山會海等現象嚴重侵蝕黨的執政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從關乎黨的興衰存亡、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的執政使命的戰略高度,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的深刻洞察力和敏銳判斷力,深入揭示黨的作風建設的重大意義,指出“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強調“對作風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要求“以最嚴格的標準、最嚴厲的舉措治理作風問題”。
率軍者披堅執銳,執戈者方能戰不旋踵。2012年12月4日,十八屆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中央八項規定短短600余字,從改進調查研究、精簡會議活動、精簡文件簡報、規范出訪活動等8個方面,為加強作風建設立下鐵規矩、硬杠杠。這是新時代制定的第一部重要黨內法規,指明了新形勢下作風建設抓什么、怎么抓,解決了“老虎吃天不知從哪兒下口”的問題,成為我們黨改進作風的切入口和動員令。
中國國家博物館網上展廳,一張習近平總書記2012年底在河北阜平考察時的晚餐菜單格外引人注目。菜單上記錄著“四菜一湯”:紅燒土雞塊、阜平燴菜、五花肉炒蒜薹、拍蒜茼蒿、冬瓜丸子湯。主食也很簡單,是水餃、米飯、花卷和雜糧粥。樸素的家常便飯,正是總書記帶頭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的生動縮影。“說到的就要做到,承諾的就要兌現,中央政治局同志從我本人做起”。總書記以行動作號令、以身教作榜樣,具有強大感召力,為全黨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注入了強勁動力。
八項規定一子落地,作風建設滿盤皆活。12年多來,從抓月餅、抓賀卡,到抓節假日、抓“八小時外”,再到抓日常、抓經常……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馳而不息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一度存在的紀律松弛、作風漂浮狀況顯著改變,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贏得了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人民衷心擁護的歷史主動,贏得了全黨高度團結統一、走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主動。2024年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94.9%的受訪群眾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成效表示肯定。
“八項規定改變中國!”這是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的感慨與贊嘆,體現了對我們黨的信任與信心。
來源:“求是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