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泉州·縣域旅游文化周
泉州藝文休閑體驗地推薦
主辦單位:海都報《旅游周刊》、泉州建發國旅、泉州各縣市旅游局
連綿的春雨在這天偃旗息鼓,海邊升起薄薄的輕霧,我們行走于林場,漫步于礁石……
上周六,由海都報《享旅行》攜手泉州建發國旅、惠安縣旅游局舉辦的惠安文化體驗師之旅順利舉行。
帶上單反或手機,擦亮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首批海都旅游體驗師們走進惠安,在小岞惠女林場感受光影交錯之美,在風車島的海蝕地貌中發現自然造化之美,在大岞惠女風情園體驗惠女之美,聽阿嬤講解放軍廟的前世今生,去鼎立藝術館問石……
行走惠女守望的家園,這條全新的惠安旅游線路,將在本周五的惠安旅游文化周上由體驗師們與旅游局長對話,最終形成完整的產品推廣給廣大市民。
□活動預告
穿惠女服飾
有獎問答拿禮品
周五來參加惠安旅游文化周推介會吧
時間:4月22日(周五)14:30
地點:建發國旅色彩旅行體驗館(位于僑鄉體育館內)
內容:惠安旅游局將在現場做惠安旅游推介,你可以看到惠安旅游風光片《海的女兒》,積極參與有獎互動問答,豐富禮品等你拿,還可以穿一穿惠女服飾,當一回惠安女。
海都體驗師將對話旅游局長,為惠安旅游建言獻策?;顒訜o門檻,感興趣的讀者都可以到場參加哦!
□體驗花絮
小岞惠女林場
漫步光影交錯的林間
漫步光影交錯的林間,沿著幽深的主干道一直走到盡頭,就能通向大海。體驗師們第一站走進小岞惠女林場。50年前,這片強堿性的沙灘地上樹木成活率僅有20%,是20名惠安女子從無到有,從不可能到可能,摸索出“要防風,深挖溝,筑沙堤,下客土”的方法,種下這一片繁茂的木麻黃。“荒漠變綠洲”,現在這片木麻黃依然得到惠女們的守護。
海的孩子們或許浪跡天涯了,如果有一天忽然思念故土,深植在他們心中的那一棵樹只能是木麻黃吧。本性如此堅韌,姿態卻如此溫柔,就像他們心中永遠牽掛的女子……
風車島
如果顏色斑斕,這里就是東方的圣托里尼島
離開林場,體驗團抵達小岞東山島。這里是泉州陸域最東極,每天迎接東方來的第一縷陽光與海風。村莊依山傍海,就在怪石嶙峋的海蝕地貌上拔地而起,原始、純凈有如愛琴海上的圣托里尼島。據小岞鎮黃氏宗親中青年聯誼會副會長黃國炳介紹,當地正規劃對島上民居進行彩繪,預計今年9月完成,屆時將打造出一座真正的東方圣托里尼島。
為了感受當地人的生活,體驗師們每人領一把蠣鉤,到礁石上挖海蠣。海蠣附巖而生,用尖頭鐵鉤朝蠣殼一啄,鉤住,一拉,就可取下蠣肉。一啄一鉤之間,實在其樂無窮。
大岞惠女風情園
惠女,最柔軟和最堅強都是你
這世間,最柔軟的莫過于女子的身姿,而最堅強的莫過于粗糲的石頭。當你看到惠女們彎腰于礁石間勞作,那一刻的靜默里有無言的感動。
在大岞惠女風情園,園長曾梅霞向大家介紹惠安女服飾的演化,不同的年代、場合、年齡,惠安女子的服飾也在變化。一個有趣的互動活動來了:女生們都換上惠女服飾,短上衣、花頭巾、寬腿褲、銀腰帶……一身行頭扮出原汁原味的惠安女,俏皮又恬靜。女生們扮好后用斗笠半遮面,只露出一雙眼睛,讓同行的男士們來猜猜猜。游戲聽著簡單,其實還挺有難度,不少男士都猜錯了自己的同伴!
“我用一生苦苦的思念,望你返回來相疼痛,等待你這多冬,耽誤著青春夢……”在大海邊,大家一起吟唱了閩南語歌的《相思崇武港》,歌聲隨風飄蕩在靜默的崇武城邊,猶如惠女望海的思念,久久不散。(海都記者 黃秀花 洪燕茹 夏鵬程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