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龍巖市連城縣在國家5A級景區冠豸山的丹霞碧水與千年非遺的璀璨煙火中,迎來文旅經濟增長。數據顯示,2025年“五一”假日,連城全縣累計接待游客107.2萬人次,同比增長36.9%;實現旅游收入11.57億元,同比增長37.7%。“非遺+旅游”融合效應持續釋放,勾勒出一幅“白天游山水、夜晚品非遺”的全域消費新圖景,文旅經濟呈現“人氣旺、消費熱、效益增”的蓬勃態勢。
冠豸山景區的登山步道上游人如織。 (連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四角井歷史文化街區變身“非遺不夜城”。1日、2日的非遺巡游,姑田游大龍氣勢磅礴,芷溪花燈流光溢彩,哪吒方陣踏歌靈動,莆田高蹺威風凜凜,龍魚燈栩栩如生;3日、4日的非遺展演,十番音樂、連城拳、打鐵花、變臉在不同節點輪番上陣……“非遺奇妙夜”將傳統民俗與現代潮流巧妙融合,吸引數萬人次游客追隨打卡。“第一次來到連城,非遺巡游仿佛是從畫卷中走出來的,既震撼又精彩!”來自泉州的游客李女士感嘆道。
除動態巡演和靜態展演之外,沉浸體驗也是“非遺奇妙夜”的一條重要主線。“非遺一條街”里,雕版印刷和連城宣紙制作的攤位前排起長龍,游客親手拓印圖案、制作工藝品,在互動中觸摸文化厚度。“帶孩子體驗非遺,既是傳承,也是成長。”市民沈梅芳說。
非遺的“煙火氣”點燃了消費熱情。
餐飲行業“熱氣騰騰”。四角井的美食集市里,燈盞糕、金包銀、珍珠丸等客家小吃攤位香飄陣陣。金包銀攤主林煒說:“非遺奇妙夜”活動讓他的金包銀銷量翻番,“每天都要賣五六百個,供不應求!”大街小巷的排檔也熱鬧非凡,九門頭、溪魚燜豆腐這些客家特色美食激活游客味蕾。剛度過1周年的“小魚號”連鎖連城店的生意這幾日異常火爆,前來品嘗美食的游客絡繹不絕,連城客家美食協會會長、店主謝在鑫高興地說:“‘5A+非遺’,進一步激活了美食行業。”
趁熱而上的“夜經濟”,同樣為連城的住宿行業帶來顯著增長。據了解,佰翔秘谷、冠豸君瀾酒店持續保持滿房狀態,中高檔酒店入住率超95%。很多游客為了體驗“非遺奇妙夜”,特意延長住宿時間,為此,君瀾酒店增設非遺體驗角與客家菜品,讓游客“住下來、玩盡興”,“一個過夜客等于七張門票”的效應持續顯現。
作為連城縣的另一塊文旅“金字招牌”,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景區冠豸山也持續發力。冠豸山景區負責人表示,景區在“五一”期間,連續三天啟動限流停票措施,單日游客量再次突破峰值。丹霞奇峰間,漢服巡游、威亞飛天等創新項目成為打卡熱點;石門湖上,泛舟賞景的游客絡繹不絕。“冠豸山既有自然之美,又有文化之韻,不虛此行!”游客陳麗的贊嘆印證了新晉5A級景區的熱度。
文旅熱浪更蔓延至鄉村與溫泉度假區。培田古村落的青石板路上,游客步履交織,感受明清建筑群的古樸風韻;塘前鄉豸下蓮鄉景區則以鄉村游“松弛感”俘獲游客,漂流項目激起的歡聲笑語與燒烤市集的煙火氣息交織,成為假期新寵;清水天一溫泉度假村內,溫泉泡池、水上樂園、卡皮巴拉主題區人氣爆棚,日均接待量超千人次。“白天登山,晚上看非遺表演+泡湯,這才是假期的正確打開方式!”游客王女士的行程安排,折射出連城“全天候旅游場景”的吸引力。
“連城的文旅經濟正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型。”連城縣文體旅游局副局長高小青表示,以“五一”為新起點,連城縣將聚焦“文旅跨越發展年”,依托冠豸山景區,深挖地方文化資源。通過開展“四季連城月月打卡”活動,策劃體旅融合、兩岸交流賽事,打造“非遺奇妙夜”,設計非遺旅游線路等方式,積極培育“非遺+”文旅新業態。(記者 徐士媛 通訊員 黃水林 謝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