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茅臺酒
茅臺酒之貴,“地球人都知道”。但如今貴到何等地步?今年4月,貴州首屆茅臺酒專場拍賣會在貴陽開槌,113瓶茅臺酒共拍出1200多萬元,其中1瓶1992年僅生產了10瓶的漢帝茅臺酒拍出890萬元高價。而到了7月,上海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貴州省拍賣公司、杭州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等幾家拍賣公司不約而同舉行了茅臺拍賣會,但均遭遇程度不同的冷淡行情。
物稀所以酒貴
究其原因,首先是“物以稀為貴”。由于極其特殊的地形氣候和微生物環境,茅臺鎮是全國唯一一個能產出茅臺這種高度醬香酒的地方,而能生產出茅臺酒的地方僅兩平方公里,具有無法復制的唯一性。茅臺鎮有限土地制約了茅臺酒產能的發展。
另外,復雜的工藝和需長期窖藏是茅臺酒無法快速增產的又一個原因。茅臺酒的釀造需要經過兩次發酵、七次取酒、八次蒸煮、九次蒸餾,歷時整一年,而生產出來的新酒需存放3年才能和老酒進行勾兌,還要再存放一年才能上市,前后需5年。
雖據史書記載,早在3000年前茅臺峽谷就有人開始釀酒,2100多年前,赤水河流域的仁懷一帶,已產出一種甘美可口的酒——枸醬酒,但時至今日,真正的茅臺酒的年產量只有2.5萬噸左右。到2015年才能達4萬噸。顯然,產量與需求之間落差之巨大。不用說今日請客送禮的龐大需求,就是后退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小青年結婚的新房哪怕只有十平方米,也要設法打個裝飾柜,擺上兩瓶茅臺酒,“扎扎臺型”顯擺顯擺,雖然價錢只有七八元,但要用僑匯券,或托朋友買。加上歷代領導人宴請外賓都是用茅臺,這種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和無法超越的歷史情感使茅臺成了“國酒”。
拍賣場上的“小弟弟”
早就有人收藏茅臺等名酒,如同收藏郵幣字畫,但茅臺酒可以像藝術品一樣走上拍賣臺,這是許多人連想都沒想過的。一位茅臺酒民間收藏者說,其實茅臺酒在民間早就有一個比較龐大的收藏群體。不同的是,大部分早年收藏茅臺酒的人都是基于一種情感寄托。
中國燒酒網的創始人鮑志富回憶:“2005年、2006年的時候,一瓶上世紀80年代的有‘地方國營’標的茅臺,網上的交易價格只有四五百元,到2007年就能賣到二三千元,2008年因為金融危機影響,一度跌到1500元左右,2009年開始了新一輪的飆漲。”總的來說,和洋酒的拍賣史相比,茅臺酒只能算是個“后起之秀”,雖然一直都有拍賣公司在做嘗試,但是并未形成氣候,還是處于“小眾狀態”。
瘋狂的茅臺有點失態
“一瓶酒等于一套房。”這似乎有點夸張,但近年來在拍賣市場上茅臺酒的“瘋態”卻是不爭的事實。
2010年的秋拍,嘉德、保利、西泠、永樂、歌德等國內各大拍賣公司都推出了規??涨暗拿┡_專場,幾乎場場火爆,西泠印社秋拍中國陳年名酒專場上,一瓶起拍價為25萬元的1958年產茅臺最終以145.6萬元被一神秘女子拍走,輿論嘩然。保利和嘉德也都推出了1958年的茅臺酒,保利最終以112萬元成交,嘉德則以91.8萬元成交。前所未有的高價和100%成交率的頻繁出現不僅讓很多茅臺酒的擁有者夜不能眠,還使許多從未涉足酒類拍賣業務的拍賣行老總摩拳擦掌。
今年3月17日下午,上海國際拍賣公司第二屆陳年茅臺酒拍賣,99項拍品全部拍賣成交,總成交額達534.34萬元,成交額較起拍價增幅達164%,平均每瓶成交價約5萬元,最高的18號拍品為一瓶1960年9月9日出廠的五星牌茅臺酒,這瓶醬色瓶茅臺酒,牛皮紙封蓋完整,商標、背識清晰,最難得的是該酒出廠時間極為清晰,且9月9日的時間又是如此討巧,因此深受追捧,從5萬元起拍,最后被業內稱為國內茅臺酒研究、收藏第一人的趙晨以73.36萬元拍得。事后趙先生認為這個價格值得,因為如此年份、如此品相的茅臺酒是可遇不可求的。
4月10日,貴州首屆茅臺酒專場拍賣會在貴陽開槌,113瓶茅臺酒共拍出1200多萬元,其中1瓶在1992年僅生產了10瓶的漢帝茅臺酒拍出890萬元高價,也是被趙晨收入囊中。
由于成功發掘了散藏于普通市民家庭之中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生產的茅臺酒這一富礦,加上各種媒體的推波助瀾,陳年茅臺酒拍賣迅速成為了熱門話題。記者看到送拍者竟然在拍賣公司門口排隊,當然后悔自己嘴饞的,怪自己沒保管好的也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