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冷淡行情
然而,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時隔僅幾個月,7月17日,上海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貴州省拍賣公司、杭州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等幾家拍賣公司不約而同舉行了茅臺拍賣會,但均遭遇程度不同的冷淡行情。
貴州省拍賣公司前3屆拍賣成交率均在99%以上,4月份更拍出了890萬天價的漢帝茅臺。但在這次拍賣會上,112件拍品成交80件,曾拍出七八十萬元的1960年五星牌茅臺,起拍價38萬遭流拍。
在上海舉行的陳年茅臺拍賣會上,起拍價為35萬元的土陶瓶茅臺遭遇流拍。天津瀚雅2011春季拍賣會80余瓶茅臺酒成交率90%,成交價平均每瓶2萬元。
究其原因,上海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副總裁范干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道:“從表面上看是拍賣會太集中,使競拍者顧此失彼。實際上也是對拍賣行一哄而起造成后果的一種反饋。茅臺酒的自身特色,決定了投資門檻低、實用功能強。無論是老主顧,還是70后、80后的年輕投資者,都能參與。而茅臺酒的拍賣對拍賣行來說也是一筆不錯的買賣,因此大大小小的拍賣行,不管懂不懂,都參與進來,有的甚至把2001年、2002年的新酒都拿來拍,把市場弄得亂糟糟。其實,對陳年茅臺的鑒定看似簡單其實很難,茅臺酒公司都不愿意參與拍賣公司的拍品鑒定。杭州西泠印社拍賣公司在一次拍賣中送來的拍品達3000瓶,經專家鑒別,其中兩成是假酒,兩成存酒量在9兩以下。最終只有500多瓶被遴選為拍品。”
范干平在貴州工作多年,情況非常熟悉,為確保質量,他的國拍公司干脆立下一個門檻,1987年后的酒就不收,因為從那時起,茅臺酒取消了配額,價格隨之放開,假酒也開始冒頭。
范干平說,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茅臺拍賣價格走勢越趨平穩,說明藏家越趨理性。更多的藏家青睞的是10萬元以下的茅臺,動輒幾百萬元的酒王越來越少。不過,茅臺酒拍賣價格可能會有波動,但必然是上升趨勢。
專家有話說
收藏茅臺,現在是良機
作為拍賣公司的老板,經常有人來問范干平茅臺酒的行情,對想賣者,范干平總是勸他們不要急;對想買者,范干平總說要抓住機遇。他的理由是,一是通貨膨脹,投資渠道不多;二是陳年茅臺酒在民間的存量正以極快速度減少,估計只占老茅臺酒總量的百分三十不到。經過拍賣行這幾年的征集,將會越來越少。
怎么收?
目前看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茅臺酒是最稀缺最昂貴的,只要是真的,價格一定穩定上揚;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老茅臺最受關注,目前存世的每種不會超過三四萬瓶;而新茅臺酒在2003年后就突破萬噸,存量很大,收藏意義就不大了。除了那些年代久遠的老茅臺酒外,近年來茅臺酒推出的多款紀念酒、收藏酒也受到收藏者青睞,例如: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紀念酒、世博紀念酒、茅臺十二生肖收藏酒等,也均有不俗的市場反應。
范干平認為,不是所有的陳年茅臺酒都適合收藏,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收藏茅臺酒,收藏陳年茅臺酒需要資金、需要技術、需要合適的環境,這恰恰是大多數普通市民所缺乏的。雖然在陳年茅臺酒收藏與拍賣市場剛剛興起之時,有很多的機遇,但是機遇與風險同在。茅臺酒在拍賣市場還未建立價值體系,不清晰的價值體系,會影響市場的交易和影響力。倫敦國際紅酒交易所針對不同品種和品系的紅酒公布相應價值標準,作為投資者參考。茅臺酒也應逐步形成一個價值體系,不僅能方便交易,擴大交易規模,而且使其他酒也有個比對價格的標桿。
如何藏?
范干平告訴記者:陳年茅臺要想賣個好價錢,和其他藏品一樣,首先要品相好,包括商標、背識清晰、酒瓶外的棉紙越完整價格越高。此外,瓶蓋應該完好無損,年份標簽越清楚價格越高,連瓶帶酒的重量則應該超1000克。那些出廠時間清晰無誤的陳年茅臺酒更是收藏者的最愛。
上海市釀酒專業協會秘書長吳建華認為,酒的儲藏對環境要求頗高,最好是在恒溫恒濕的環境下,忽干忽濕忽冷忽熱的環境都會對酒質造成影響,普通購買者很難提供這樣的儲藏條件。茅臺酒是白酒,只要是白酒都會揮發。國內酒瓶制造工藝還不完善,酒瓶的密封性不佳,一瓶變成半瓶就沒有收藏價值了。
范干平向記者介紹了收藏的方法:首先要把瓶蓋擰得更緊一些;其次是用蠟將瓶蓋密封:把食用蠟熔化,然后把酒瓶倒置,把瓶蓋部分浸入熔化的食用蠟中,拿出來使之冷卻;最后再用保鮮袋套住整個酒瓶即可。當然,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采用真空封存的辦法,則效果會更好。如果沒有經驗,最好維持現狀,不要隨便動它,以免忙中出錯,使原包裝受到損壞。把封好的酒置于恒溫恒濕的洞內儲藏是目前最好的儲酒方法,但是對于普通收藏者而言這是無法做到的。因此,對于普通收藏者而言,貯藏環境除地下室和農村地窖外,也可以因地制宜,選擇不用經常搬動的倉庫或空房等都可以。如果有條件,可以將眾多的白酒尤其是陶壇裝的白酒放在一起儲藏,實踐證明,眾多的白酒放在一起貯藏,要比一瓶白酒單獨存放,品質提升得快,這可能與小環境內酒分子的相互作用有關,但是,密封與避光肯定是第一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