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6日訊(通訊員 陳東鳳 劉國才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五一”假期,當許多人享受著悠閑時光,沉浸在與家人團聚、外出游玩的喜悅中時,大溪鎮下村村的木薯種植基地,卻有一個格外忙碌的身影。平和縣大溪鎮下村村駐村第一書記陳金彪放棄休假,扎根土地,化身“木薯軍師”,用實干與擔當,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書寫著鄉村振興的動人篇章。
晨光熹微,駐村第一書記陳金彪便已來到木薯種植地。他與村民們一同穿梭在田間,詳細查看挖掘機作業情況和土地的翻耕情況,耐心解答村民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種植間距是關鍵,太密影響生長,太疏浪費土地。”他一邊耐心講解,一邊親自示范,從檢查種苗、挖土到覆土,每一個環節都細致入微,手把手教村民科學種植,將專業知識化作通俗易懂的話語,確保每一位村民都能掌握正確的方法。
據了解,此次木薯種植共盤活下村35畝閑置土地,意義非凡。陳金彪書記深知,木薯產業的發展對于下村村集體收入和村民增收致富至關重要。為了推動木薯種植,他提前做了大量功課,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為村民爭取技術支持和銷售渠道。這次“五一”假期,他放棄休息時間來到種植地,為的是抓住種植關鍵期,為豐收筑牢根基。
“駐村第一書記陳金彪五一都不休息來指導,我們更得好好干!”村民們的話語中滿是感動與干勁。陳金彪忙碌的身影,成為田野上最美的風景。他用腳步丈量民情,用行動詮釋初心,不僅為木薯產業注入強大動力,更點燃了村民投身鄉村振興的熱情,共同描繪下村美好的未來藍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