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蚶江鎮組織市首批文化特派員分別前往蚶江村、厝仔村、石漁村、錦江村報到,與鎮、村干部見面座談,共謀文化振興新路徑。
蚶江村燈謎文化底蘊深厚,南音社團活躍,形成對渡文化、蚶江燈謎、蚶江南音等特色品牌項目。派駐于此的石獅市文體旅游局文化執法大隊林清富和石獅市閩臺對渡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林敦速表示,將充分發揮文化特派員的作用,依托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陣地,打造多功能活動平臺,推動培育蚶江燈謎社、蚶江南音社成為精準服務群眾的優質文明實踐點,建設蚶江村燈謎文化墻,并協力辦好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持續深化閩臺文化紐帶。
作為全國文明村,厝仔村擁有村民文體活動中心、老人體育運動場、文化綜合服務中心等文體活動場所,石獅市教育局德育股股長劉以協和石獅市攝影家協會會長吳澤榮表示,將立足厝仔村現有基礎,整合文化資源,推進文化大禮堂建設,精心策劃舉辦群眾性文化惠民系列活動,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讓文化底色更加鮮亮。
石漁村擁有林鑾渡、六勝塔兩處世界文化遺產點,海絲文化源遠流長。派駐的石獅市博物館郭增沛與市舞蹈家協會監事長吳鯉冰表示,將依托現有陣地策劃文化藝術表演、世遺點研學體驗活動,并探索生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創意項目,深入挖掘整理本地文化資源,講好海絲故事。
錦江村坐擁優越的地理位置,兼具自然與人文景觀特色。派駐的泉州紡織服裝職業學院教育學院藝術教研室主任蔡依伶和市攝影家協會秘書長李蒼墀表示,將依托村莊濱海特色和新陣地資源,指導開展特色文化宣傳工作,探索將海洋文化元素融入鄉村建設和產業發展,以文化賦能濱海鄉村振興。(記者 蘭良增 通訊員 林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