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將樂縣首個采用設施大棚種植的400多畝早稻開鐮收割。將樂縣綠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利用春夏季蔬菜空檔期,試用設施大棚種植一季早稻“中早嘉17”雜交組合新品種獲得成功。
大棚里種的早稻開鐮收割
大棚里,黃澄澄的稻谷粒粒飽滿,一臺全喂入收割機穿梭,割穗、脫粒,一鼓作氣。去年以來,綠豐公司積極探索“水稻+蔬菜”輪作種植模式,發揮設施大棚防蟲、滴灌、噴灑等多種功能,種植早稻,既保障“菜籃子”“米袋子”的穩定供應,又實現了“一地多收”。
為保障設施大棚早稻的品質與質量,將樂縣相關部門與綠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進行深度合作,探索創新設施大棚種植早稻新良法,推廣新技術,在總結去年200多畝設施大棚早稻種植成功的基礎上,今年擴大到400多畝,畝產從去年600多斤提高到800多斤。
“大棚田地種出的稻子穗頭長、穗粒飽滿,表現出良好的抗病能力和生長趨勢。設施大棚水旱輪作有很明顯的優勢,可以改善土壤的結構,增加土壤的有機質,最明顯的優勢是改善周圍的種植環境,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將樂縣農業農村局植保站站長陳育琴說。(將樂記者站 張明華 黎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