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技藝:從專業美術雜志汲取養分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平潭專業繪玻璃畫的有二三十人,開始有了競爭。
馮世明意識到要在玻璃畫中賺到錢,首先是要有區別于普通工匠的手藝。于是,他決定通過訂閱專業美術雜志加強學習,比如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美術》。當時,雜志每期要三角五分錢,這筆支出讓他老婆嘮叨了好久。
“通過雜志里的理論學習和自己摸索,我繪制玻璃畫漸漸有了名氣,許多人家都會預約,那時我家在君山邊,東家把玻璃運來,來回一趟要好遠。”馮世明說。
原本,馮世明以為自己一輩子就靠一把畫筆吃飯。然而,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平潭開始時興簡潔的上海床,就是床頭兩邊是木圓柱,沒有老式木床的擋板,更不需要那種鑲在擋板上的繁蕪玻璃畫了。馮世明說,一開始,自己為了謀生拿起畫筆,后來則為了謀生再丟度下了畫筆。但繪畫一直是自己的夢想,特別是國畫。
網絡學畫:繪就晚景彩霞滿天紅
2013年,老馮退休賦閑在家,曾經忙碌的日子,閑了下來。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前往在海南創業的兒子那邊,看到有老人通過網絡學習繪畫,一下子觸動了深藏心底的國畫夢。
說干就干,兒子給他買了一個ipad平板電腦,只要通過百度搜索,就可以查找喜歡的老師學習。“網絡學畫有個好處,可以反復看,而且很直觀,有的教學的、視頻還配字幕,講得十分仔細,很受用。”老馮說。
2014年初,老馮自己用木板釘了一張大畫桌,孩子們購置了筆墨紙硯,開始了國畫之旅。“我嘗試寫意畫,但是沒有正規用過宣紙,也不懂得運筆,基礎功練了好久,單單是運筆點墨等,練了小半年。我比較喜歡花鳥,就找了國畫基礎畫冊來學,從線條著手,慢慢實踐學會了運筆、運墨、運水。點線之間的構圖、透視、留白等專業術語,我也懂了,畫起來便有自信了。”老馮說。
老伴在一旁插話說,老馮一畫起來就忘記了時間,有時候畫了四五個小時才停下來,不知道畫有什么用呢?
“不管她,我喜歡畫就可以了。”盡管老伴不是很支持馮世明畫畫,但他也不以為然。 雖然這兩年畫了不少畫作,但讓老馮滿意的作品不多。“我去年開始主要學習畫山水畫,有臨摹也有原創作品,山水畫最難掌握是布局,在網上多看多學,慢慢才有了點感覺。”馮世明說。
平潭民間畫家曾光義這樣評價馮世明的作品,花鳥畫風簡潔清麗,山水畫雖然有些繁雜,但是在人物與細節上處理得好,顯得有層次感,“假以時日,他一定會畫得更好。藝術路上沒有早與遲,只有勤與練。”
“我只是為了圓年輕時的繪畫夢,希望每天進步多一點,到八十歲時舉辦一個個人畫展,一生就足矣!”馮世明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