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預計豬肉CPI同比跌幅明年上半年溫和收窄、明年年中可能轉正
盡管可能受益于生豬養殖業規模化帶動的生產效率提升,今年前三季度豬肉產量同比都維持小幅上漲,但環保限產是邊際上的持續變量,后續影響仍值得重視,我們認為豬肉供給仍將受到一定的潛在沖擊。今年三季度以來,受環保限產因素催化,豬肉價格已經出現了小幅上漲。
從同比角度來看,本輪周期當中,豬肉CPI同比在2016年6月見頂、2017年6月觸底。今年下半年,豬肉CPI同比跌幅已經連續五個月收窄(截至2017年11月)。從豬肉CPI環比表現的季節性規律看,一般3月環比均為下跌,4-5月環比的季節性不明顯,6-8月環比大多為上漲,9-11月環比漲幅逐漸收窄、轉為下跌,從年末的12月開始到次年春節前,受春節效應的需求帶動、價格再度上漲,豬肉價格的季節性在年中和年末表現的較為明顯。2018年春節在2月中旬、今年春節在1月份,由于春節錯位因素,明年春節效應對豬肉價格的拉動時點可能晚于今年。從翹尾因素來看,我們預計2018年1-5月豬肉CPI的翹尾因素大概率仍為負,但將逐月收窄,2018年6月豬肉CPI翹尾因素或將轉正。
綜合考慮環保限產的滯后影響、豬肉價格的基數(翹尾因素),以及豬肉CPI環比的季節性因素,我們認為本輪豬周期已經見底,從2017年末直到2018年中期,豬肉CPI同比跌幅大概率繼續溫和收窄,同比超預期提前大幅上行的可能性較小。我們中性預計,豬肉CPI最快可能在明年7-8月同比漲幅轉正,環保限產對豬肉價格的溫和拉動效應,可能在明年二季度逐漸開始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