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骨質疏松癥患者最多的國家,骨質疏松率為15.7%,50歲以上患骨質疏松癥的總人數已超過7000萬,更有2億人存在低骨量問題,成為骨質疏松的后備軍。將來,你患骨質疏松的幾率有多大,會不會也變成“骨脆脆”?補鈣能不能預防?本期名醫有話說,解放軍總院一附院骨科康復中心主任李玲講解骨質疏松癥。
什么是骨質疏松關鍵詞:骨量、骨脆性、骨折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WHO)。骨質疏松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又分為絕經后骨質疏松癥(I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II型)和特發性骨質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種。
骨質疏松什么樣關鍵詞:疼痛、脊柱變形、骨折
疼痛、脊柱變形和發生脆性骨折是骨質疏松癥最典型的臨床表現。但許多骨質疏松患者早期常無明顯的癥狀,往往在骨折發生后經X線或骨密度檢查時才發現有骨質疏松。
1.疼痛
患者可有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負荷增加時疼痛加重或活動受限,嚴重時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難。
2.身高縮短和駝背(脊柱變形)
骨質疏松嚴重者可有身高縮短和駝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胸椎壓縮性骨折會導致胸廓畸形,影響心肺功能。腰椎骨折可能會改變腹部解剖結構,引起便秘、腹痛、腹脹、食欲減低和過早飽脹感等。
3.骨折
脆性骨折是指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如日常活動而發生的骨折為脆性骨折。常見部位為胸、腰椎,髖部、橈尺骨遠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也可發生骨折。
哪些人容易患上骨質疏松癥關鍵詞:女性、年齡、體重
1.女性
大于45歲,絕經。
2.人種
白種人和黃種人患骨質疏松癥的危險高于黑人。
3.老齡
老年人更容易患病。
4.有母系家族史
母親如果有骨質疏松,她的女兒就更容易發生一些。
5.低體重
嬌小體型,較瘦的人更容易患骨質疏松癥。
此外,性激素低下、吸煙、過度飲酒、飲過多咖啡、體力活動缺乏、飲食中營養失衡、蛋白質過多或不足、高鈉飲食、鈣和維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攝人少)等也都是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
如何預防骨質疏松關鍵詞:飲食、曬太陽、補鈣
1.均衡飲食,要求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
2.適當的曬太陽
3.避免嗜煙、酗酒
4.加強自身和環境的保護措施
5.適當補鈣
我國營養協會制定成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800mg,如果飲食中鈣供給不足可選用鈣劑補充;絕經后婦女和老年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為1000mg。目前的膳食營養調查顯示我國老年人平均每日從飲食中獲得鈣400mg,故平均每日應補充鈣劑約500~600mg。鈣攝入可減緩骨的丟失,改善骨礦化。
6.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能夠促進鈣的吸收、對骨骼健康、維持肌力、改善身體穩定性、降低骨折風險有益。維生素D成年人推薦劑量為每天200IU;老年人因缺乏日照及攝入和吸收障礙,故每天所需劑量為400~800IU。維生素D用于治療骨質疏松時劑量需增加。
經典問答
Q:坐在玻璃窗內曬太陽能促進鈣吸收嗎?
A:紫外線能夠促進維生素D形成,能透過石英玻璃,但不能透過其它任何一種玻璃。因此隔著玻璃身體接受到的是紅光,沒有紫外光,對骨質疏松沒有改善,但對人體健康還是有好處的。
小貼士
以下是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新發布的骨質疏松癥測試題,10個問題中只要其中一道題你的回答為“是”,那就證明你有發生骨質疏松的風險。
1.您是否曾經因為輕微的碰撞就傷到骨骼?
2.您的父母有沒有過輕微碰撞就發生髖部骨折?
3.您經常連續3個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強的松”等激素類藥品嗎?
4.您身高是否比年輕時降低了超過3厘米?
5.您經常大量飲酒嗎?
6.每天吸煙超20支嗎?
7.您經常患腹瀉嗎?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歲以前就絕經了?
9.女士回答:您是否曾經有過連續12個月以上沒有月經?(懷孕期除外)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陽痿或缺乏性欲這些癥狀?
亞洲人骨質疏松自我篩查公式:(體重-年齡)×0.2=風險指數。
如果結果大于-1,就說明發生骨質疏松的風險比較低;如果結果小于-4,則說明是高風險,要趕緊去醫院進行治療;算出來的結果在-1和-4之間是中風險,最好也去醫院咨詢一下,看看有哪些最適合你的預防方法。舉例來說,一個65歲的人,體重58公斤,那他的骨質疏松風險指數就是(58-65)×0.2=-1.4,說明他處于中風險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