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盲生王寵入學時被告知不能住學生宿舍,而要在家長陪同下在校外租房,引發社會熱議。
最近事件有了最新進展。東北師范大學表示,校方得知其家庭情況后,多次召開協調會研究接受王寵的方案,此后還將全額補貼王寵和其家人在校外租房的費用。
2017 年6 月, 來自陜西、安徽、山東等地的7 名盲人考生,通過使用盲文試卷,走進了全國統一高考的考場。
這是自2015 年來,盲生第三年“大范圍”參加普通高考。
一方面是盲生參加高考的路徑在拓寬,但另一方面,卻是相應配套措施的不匹配;在放開盲生參加普通高考后,高校與社會,真的準備好了嗎?
“我不想只學推拿”
2015 年9 月,通過全國普通高考,寧夏姑娘黃鶯成為武漢理工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的一名學生,她也是當年首次“大規模”參加全國統考的8 名盲生之一。
與當年高考報名總數的942 萬相比,8 名盲生無論從哪個層面都很難算“大規模”,但與此前大多只能通過“單考單招”(解釋單考單招)進入高等教育階段的盲生相比,2015 年的這次“變革”,為盲生打開了另一扇門。
在國內幾家設有特教專業的高校,如長春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等,針灸推拿、鋼琴調律和音樂表演,是通過“單考單招”途徑進入大學的盲生們在專業上有限的選擇。
“我父母都想讓我能夠向普通孩子一樣學習,不是只學習推拿,我也不想,所以在得知能夠參加普通高考后,就決定試一試。”
黃鶯是幸運的,那一年,她和另外6 名同時參加統考的盲生都在當年秋天,走進了大學校園。
黃鶯在武漢理工大學
最終接受黃鶯的武漢理工大學校內設有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基地,在黃鶯入學之初的一個月,專門為其安排了志愿者,協助她處理生活方面的難題。“像我們學校食堂窗口比較多,我不知道那些都是賣什么的,有時候找座位也不太好找。但后來熟悉了以后我基本上就是都可以自己走,學校餐廳專門設了殘疾人專座,之后找座位也不用太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