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后門
業內人士稱,同一層次的最頂尖名校捐獻金大約70萬美金,排名前三十學校捐贈獻金需要20萬-70萬美金不等。
如何操作
學校不參與任何關于金錢的交易。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一定有一個第三方代理,由第三方代理把得到的名校錄取名額放出給有資源的留學機構。
需要排隊
業內人士稱,按照資源稀缺程度,往往需要提前幾年預約,“塔尖層級的至少得提前三年排隊,排名靠后的,提前一年。”
也有硬杠
除了每個學校的捐獻金額不同,還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標準化成績:托福、SAT 最低分數線等,除此之外,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在考察之列。
為美國大學招生官報銷差旅費、提供傭金、幫助學生修改成績單、寫文書……試圖為學生申請找尋“捷徑”,路透社連續兩篇報道將矛頭指向中國兩家大型留學機構狄邦教育和新東方,繼12月7日華西都市報報道“路透社連發兩文曝光中國兩家留學中介機構涉嫌造假欺詐”后,更多行業內幕被掀開。
“狄邦模式很難禁止,這種人際關系已經滲入美國大學招生辦。”連日來,多位行業大佬相繼給本報爆料:如果學生硬性條件達標,還有人幫你走“后門”,通過校董推薦通道進入美國名校,但是需要給學校或者與學校相關基金會等組織進行捐贈。
“同一層次的最頂尖名校收費大約70萬美金,排名前三十學校收費20萬-70萬美金不等,緊俏學校至少得提前3年排隊占坑。”業內“深喉”向華西都市報記者透露。
A
手法揭秘
一種低調的招生方式,叫“美國頂尖名校保錄取”
在路透社的兩篇報道中,在兩個非營利機構CACE(美國文化教育委員會和CICE)的牽線搭橋下,國內留學機構狄邦教育、新東方前途出國出差旅費把美國大學現任、前任招生官帶到中國“走穴”,與中國學生面對面。狄邦教育甚至給招生官提供美元現金,以期獲得招生官在錄取其學生時某些“好處”。
除了與招生官“搞關系”,一種俗稱“美國頂尖名校保錄取”的招生通道近年來悄然浮出水面。這種“低調“的招生方式,針對同樣優秀,但是不確定能否在千軍萬馬競爭中被名校相中的那部分學生,在滿足大學硬性最低招生標準的前提下,通過現金捐贈給美國大學,獲得錄取資格。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在中國市場,排名前30的美國頂尖大學,按照每個學校排名明碼標價,從20萬-70萬美金不等。當然,排在金字塔尖的那幾所名校最稀缺,“要70萬-75萬美金。”其他如排名30位左右的學校,價格在30萬-35萬美金。而按照資源稀缺程度,往往需要提前幾年預約,“塔尖層級的至少得提前三年排隊,排名靠后的,提前一年。”
校董手握推薦生名額
第三方代理放給留學機構
一位自稱操作過該通道的知情人士向華西都市報記者透露,俗稱“美國頂尖名校保錄取”通道的這種錄取方式有一個正式名稱“校董推薦通道”。他解釋說,由于美國頂尖名校大多是私立學校,所以學校賦予校董一定的權限,這其中就包括幾個極少的校董推薦生名額。
通過這種途徑,符合硬性條件的學生家庭可以進行獻金捐贈,經過校董推薦給學校考察合格后即被錄取。當然,校董推薦必須是有條件的,你必須達到一定的分數線,在各方面綜合實力也要說得過去,“以哈佛為例,你的托福得上107或108,分數太低也走不了。”
他告訴記者,這個過程中,學校不參與任何關于金錢的交易。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一定有一個第三方代理,由第三方代理把得到的名校錄取名額放出給有資源的留學機構,“最好的學校1-2個,稍微靠后的十幾個,但都限于排名前三十的學校。”
然后由留學機構把生源推薦給代理,學生家長和代理雙方簽訂合同,學生付費給代理機構,成功錄取后,代理機構把費用交予美方學校。“這筆錢最后會交予學校。所以這就像一個公開的小后門。”
校董推薦通道也有硬杠
托福等成績不達低線不予錄取
“因為資源非常稀缺,很多小機構的人是不知道有這樣一個隱秘的通道。”這位知情人士透露,“七八年前我知道這個通道時同樣很吃驚,我也不知道最上線是誰,就我所知,全中國至少有三家機構在做這個事情,但他們是否是總代理不得而知,我相信跟我聯系的人應該是第二級的代理了。”
他說:“每年到了申請季,就會有人在圈子里放出這些名額。”對推薦成功的機構,代理機構會返給合理的傭金,“我估計我們看到的明碼標價里,相信還包含了給機構的返傭。”
“但是,也有繳費不被錄取的情況。最后還可以退費。”代理給中介的學校名單里,除了每個學校的明碼標價,還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標準化成績:托福、SAT最低分數線等,除此之外,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在考察之列。“其實這跟正常的錄取一樣,都是有硬性要求的,如果你的成績沒有達到最低要求也將被拒錄。”這位據稱操作過排名30位左右名校“校董錄取”通道的資深人士告訴記者,他所推薦的學生就因為托福成績不夠結果幾乎被全額退費。“當時代理方還面試過這名學生,最后因為成績沒有達到最低標準而放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