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當年全港集裝箱吞吐量取得較好增長,企業最高獎勵可達9000萬元。近日,廈門港口管理局、廈門市財政局發布《關于印發廈門港集裝箱發展扶持政策(2025-2027年)的通知》(以下簡稱《政策》),覆蓋三大方面9項業務。
廈門港口管理局介紹,為貫徹落實福建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世界一流港口、做大做強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工作部署,《政策》從鼓勵集裝箱碼頭企業發展業務、鼓勵航運企業做大水水中轉業務、鼓勵貿易服務商集聚省內外貨源等三大方面9項業務制定獎勵措施,覆蓋碼頭運營、水水中轉、陸海聯運、貨源集聚、航線獎勵、跨境電商等多元業務,通過財政補貼和獎勵機制,多維度促進廈門港(含漳州轄區港口)的碼頭企業、集裝箱航運企業、物流企業做大集裝箱業務,提升廈門港的綜合競爭力,打造國際集裝箱樞紐港。
該政策自2025年1月1日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政策執行期間,若宏觀政策對扶持政策有影響的,扶持政策將做相應調整。
政策要點
鼓勵碼頭企業加快發展集裝箱業務
為鼓勵港、航戰略合作,支持碼頭與航商簽訂中長期合作協議,《政策》按全港年度箱量增幅分檔及各集裝箱碼頭綜合得分情況,給予每綜合分1萬元獎勵。從各碼頭箱量規模、同比增幅、降低口岸進出口成本、提升服務效率、提升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貨源向廈門港集聚等方面考量碼頭的綜合水平。本項獎勵最高可達9000萬元。
新增歐美快線獎勵
目前,廈門港遠洋航線航班密度與國內其他沿海大港相較存在差距,快航航線較少,不利于跨境電商貨物等急貨在廈門港進出。《政策》結合廈門港的實際,提出快航補貼主要以歐洲、美洲為主,即對在廈門港運營一年中超過10個月且26艘次及以上的新增歐美快線,每條航線給予400萬元獎勵,不包括現有歐美快線。
獎勵東南亞跨境電商航線
為促進廈門港跨境電商發展,完善跨境寄遞物流體系,幫助企業開拓市場,加強海外倉建設,《政策》對在廈門港自然年度內連續運營6個月以上且每周不少于2艘次、每艘次承運海運快件集裝箱不少于30個標箱的東南亞跨境電商航線,給予每艘次1.5萬元獎勵,且單家企業每年獎勵資金最高300萬元。
扶持國際業務
《政策》鼓勵航運企業將廈門港作為區域性航線業務調配和集裝箱中轉基地,培育新的外貿中轉路徑,給予航運企業在廈門港開展外貿中轉業務扶持;根據航運企業的中轉箱量規模、中轉增量、干線集裝箱船舶艘次等指標綜合得分情況,給予每綜合分獎勵0.8萬元,最高可達800萬元。
扶持內貿業務
為“保存量、促增量”,進一步鞏固廈門內貿集裝箱東南區域樞紐港地位,《政策》根據內貿航運企業的箱量規模、中轉增量、同比增幅、運力規模等指標綜合得分情況,給予每綜合分獎勵5萬元,最高可達6000萬元。
扶持內支線業務
《政策》鼓勵支線航運企業加大運力投入,降低生產企業進出口成本,織密沿海航運網絡,統籌干支船期銜接,提升中轉運營效率,吸引更多的省內外貨源向廈門港集聚;同時積極推動廈門港啟運港退稅政策的實施,進一步延伸廈門港的海向腹地。根據支線航運企業箱量指標分、航次指標分、運力規模分、水路運抵指標分、航線指標分、同比增幅等綜合得分情況,給予每綜合分獎勵30萬元,最高可達3000萬元。
扶持“藍色公路”樞紐支撐服務體系
為構建便捷、高效、綠色的“藍色公路”樞紐支撐服務體系,確保廈門港水路中轉業務的順暢流轉,為航運企業提供免費的“藍色公路”服務,打造公共服務平臺,《政策》根據廈門港開展“藍色公路”服務的航運企業箱量、航次、運力規模、信用等級等指標分綜合得分情況,給予每綜合分獎勵50萬元,最高可達5000萬元。
給予陸地港箱量正增長獎勵
《政策》繼續支持內陸“陸地港”建設,推動廈門港健康可持續發展,對每年在廈門港箱量保持正增長的陸地港給予存量10元/標箱、增量100元/標箱的獎勵。單個企業獎勵最高200萬元。
獎勵重箱運量
為了吸引省內外貨源向廈門港集聚,爭取更多的貨物通過海鐵、公水等多式聯運從廈門港進出,《政策》根據貨主或貨代企業的箱量規模、本地運營箱量、距離等指標綜合得分情況,給予在廈門港運營集裝箱重箱運量的相關企業每綜合分獎勵3000元,單個企業一次性獎勵最高100萬元。
(廈門日報記者 林桂楨 通訊員 廈港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