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音樂留學的學習方式問題,部分藝術培訓機構考慮推出一種模式:“我們計劃推出低齡音樂留學版塊,針對有音樂留學意向的學生,從學習初期進行選拔,之后全權負責學生的音樂學習,進行一個超長周期的培養,制定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教學計劃,根據時間的規劃安排各類學習項目,例如比賽、演出、游學等,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和修養,使音樂學生在文化部分的缺失得到彌補和提高,一定程度改變國內音樂教學弊端。”但是這種學習方式的費用十分昂貴,其操作可行性有待探討。
音樂留學顧問匱乏
職業規劃困難重重
留學機構招收留學顧問的一般宗旨是名校畢業的海歸或者從業五至十年以上的專業人士,音樂留學行業也不例外,畢竟有留學經歷的人會更清楚申請環節的種種要求,盡可能少走彎路,提高申請幾率。某留學機構向《留學》記者表示:“目前音樂留學市場中資深的專業顧問數量較少,大部分音樂留學生歸國后的職業規劃或是進入高校任教音樂課程,或是進入音樂團體從事團體演奏職業,或是向著音樂家的行列邁進,進入留學行業的音樂人士寥寥無幾,能夠達到從業五年以上,熟悉音樂留學市場的資深顧問數量就更為有限了。”
對于中國家長而言,留學成功,只是實現人生規劃中的一個環節,終究會回歸到就業問題。眾所周知,藝術學習歷來是留學專業中花費最高的學科,花費大量金錢學習藝術是一筆不小的投資,但音樂海歸回國后的工資待遇與其他行業相比沒有太大優勢,很多家長會考慮留學性價比的問題。有人做過統計,2015年公布全國最難就業十大專業中,音樂表演已經榜上有名。面對這樣的現實,很多家長和學生進退兩難,不知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