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以藝術留學教育為主營業務的大部分藝術機構而言,音樂學習的師帶徒模式是音樂沒有像美術留學一樣蓬勃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某知名藝術留學教育機構表示:“美術學習初期是大班制教學,采取一對多的形式,等學生達到一定層次和階段后再進行一對一教學。而音樂的教學方式比較傳統,不管是聲樂還是器樂,都是自幼跟隨名師,一對一學習,實行師帶徒式的VIP教學。音樂這種以師承關系進行學習的方法很難規?;l展,對于藝術留學教育機構來說,從培訓服務環節是無法開拓新市場空間?的。”
音樂學習過程中,更替教師的數量有限,且學生和每一位老師的直接師生關系往往持續數年,這種狀況給作品集的準備帶來一個問題。學生從小跟隨專業老師學習,雙方經過相當長時間的磨合,學生已經熟悉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但音樂留學申請與國內藝術考試不同,如果專業老師沒有留學經歷,往往不了解作品集的準備詳情,把握不好作品集的準備環節,不利于留學的申請。
若更換老師進行授課,授課方式不同、訓練手法不一,會引發學生學習上的不適應,強行更替反而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某藝術留學教育機構向《留學》記者透露:“中途插手打斷一貫的教學情況顯然是不合適的。即便更換了海外師資力量,教學融合也不能在短期內實現,如果指導時間少于一年,學生在音樂技藝上將無法有顯著提?高。”
有專業人士表示,臨時更換老師準備作品集確實使部分學生成功出國,但這是留學行業饑不擇食的選擇和行為方式,以這種臨陣磨槍的方式將學生送出國,即便成功,學生后續的學習也一定會遇到障礙。這種只看短期利益而不考慮長期發展的方式方法并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