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輪經濟在中國有巨大潛力(資料圖)
第18屆中國國際海事會展這兩天正在上海舉行。記者從昨天上午的高級海事論壇造船與海洋工程專場上了解到,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世界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與世界最大郵輪公司嘉年華集團簽署了價值26億英鎊(約合255億元人民幣)的合資合作協議《豪華游輪建造及運營項目合作協議》。三方將在中國香港成立一家由中方控股的國際郵輪合資公司,并將向外高橋造船集團公司訂購郵輪。“中國將開建首艘自主豪華郵輪”被提上了日程。
國產豪華郵輪將是泰坦尼克號的三倍大
協議顯示,國際郵輪合資公司將在中國市場推出擁有多條船舶的當地郵輪品牌,還將共同購買和運營郵輪。幾方共同要打造的郵輪品牌目前尚未命名,不過有消息稱,此次由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超級豪華郵輪,體積將為坦泰尼克號的三倍。
此前在今年10月13日,中船集團、中投公司、嘉年華集團、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團、英國勞氏船級社和上海市寶山區政府共同在上海發布郵輪產業六方合作共同宣言。宣言中有一項內容,就是爭取早日在中船集團旗下的上海外高橋造船建成交付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中國第一艘本土制造郵輪。目前,船廠方面已經在為國產超級豪華郵輪的建造進行設備及基礎設施的準備。
摘取“全球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
目前,世界郵輪設計建造及配套產業鏈主要集中在歐洲,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團、德國邁爾造船廠和法國大西洋造船廠是全球最大的三家郵輪建造企業,合計承接了全球約90%的訂單;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船廠至今尚無獨立設計建造郵輪的能力。而此前國際郵輪公司與中方公司的合作,還停留在購買國際郵輪公司旗下船只進行運營或者直接收購郵輪品牌進行運營的方式,并未涉及到造船乃至整體郵輪產業鏈上的更多環節。此次嘉年華與中船集團、中投集團的合作模式算是一種突破。
豪華郵輪是我國目前唯一尚未攻克的高技術船舶產品。作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典型代表,它與大型液化天然氣船(LNG)并稱為“全球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設計和建造難度極大,并直接體現著一個國家的綜合科技水平和綜合工業能力。
未來20年我國需要約100艘郵輪
據上海國際郵輪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報告(2015)》數據,預計2015年中國出入境郵輪旅客將突破100萬人,占亞洲郵輪市場總量的40%以上,躍升為全球第八位。未來20年,我國需要約100艘郵輪開展相關服務。而目前全球大型郵輪年產能僅為8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