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行人在巴塞爾大教堂的后院登高望遠,翠綠色的萊茵河在這里拐了個大彎,直奔法、德方向。巴塞爾是一個古典而傳統的城市,充滿藝術氣息。在左岸,磚瓦紅的市政廳門口,人在拉手風琴,輕快的樂聲縈繞在穿過云層的一束束光線里,奇裝異服的年輕人從廣場走過,踏著音樂,腳步似舞步。市政廳對面有個百年歷史的巧克力店,玻璃門被推入拉出之間,整個廣場仿佛都飄散起甜蜜的味道。忽然一陣雨過來,廣場上開婚前單身派對的男人捧起他光溜溜的屁股跟朋友一哄而散,再轉眼,陽光灑下,坐在嬰兒車里的孩子牽著氣球從眼前經過,天邊架起彩虹……
時值六月中,這正是巴塞爾最為活力的時節之一——藝術節(Art Basel)在這段時間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藝術品經紀人和藝術愛好者都在此聚集。自1970年創辦至今,巴塞爾國際藝術展就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當代藝術博覽會,而參展的高門檻也是它歷經三十余年長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各國畫廊一向都以入選Art Basel為榮。
今年的藝術節規模一如既往地龐大,除了常規展覽,還有各式藝術沙龍、交流會、影片播放等配套活動,來自35個國家的逾300個畫廊在此展出了2500位當代藝術家的代表作品。距離主展廳不遠處,還有一個Design Miami的設計展覽,聚焦在家居、建筑、燈光等方面,來自法國、意大利、和北歐國家的設計師,帶著各自的作品,與大家共同賞鑒。從市政廳出發,往萊茵河的上坡方向走,有一個叫做Der Teufelhof Basel的酒店,里面的Bel Etage,米其林一星掛牌,從擺盤到味道皆有水準,為巴塞爾吹來了一陣清新的地中海之風,著實美妙。
洛桑當地菜
結束兩天的巴塞爾行程,我們坐小火車前往瑞士南部。有人說,,從Bern到日內瓦湖區的路線是風景最美的火車觀光路線。果真如此!一路山丘連綿、牛羊成群、天朗氣清。即便透過火車車窗,依舊可以看透光線在群山層巒之間的變幻——再出色的印象派畫家也無法描繪出來。當一面寶石般翠綠的湖水進入眼簾,我們便進入日內瓦湖區了。不同于巴塞爾的陰郁厚重,這里陽光明媚,質感輕盈休閑。
在洛桑老城區的一個餐廳里,我們喝到了瑞士酒。老板指著一位女侍應手中的酒,自豪地介紹說,“這是瑞士的美酒,Clos Des Moines Dezaley,是我們洛桑地區最棒的,還是2009年的冠軍酒!”淺嘗一口,酒體就跟日內瓦湖上的空氣一樣通透輕盈,酸度平衡,還充滿果香,確實是款招人喜歡的白酒。奶酪火鍋若非情況特殊絕不輕易嘗試,于是餐廳為我們推薦了另外一種肉來吃,跟奶酪火鍋差不多的吃法,只不過鍋里的不是奶酪而是油——當地人把它稱作“勃朗第烤肉”,端來一個裝滿油的小火鍋,加熱至油開,把牛肉塊用一根細長的不銹鋼針叉起來放進鍋中,成熟度自己控制,可以蘸醬吃,也可以直接吃。興許是餐廳提供的牛肉和油的質量非常高,只要不炸焦、不過老,這肉,怎么都好吃。
甜蜜巧克力
也正是在這個餐廳的吃飯席間,我們認識了Barbara,熱情又豪爽,她的Pa cuippere suisse Chocolate曾被法國的ELLE雜志專版報道。這是一種怎么樣的巧克力呢?形似巧克力棒棒糖,以細木棒插進巧克力球,精髓在于用它攪拌牛奶來吃,才能體會到口感美妙之所在。
到了瑞士,怎么能跳過巧克力?我們打算去Barbara的巧克力制作工坊轉轉,據說她的巧克力是洛桑地區最好的。Barbara的店就在日內瓦湖上兩三百米處,粉色的墻粉更添甜蜜氣息。除了獨特的Pa cuippere suisse Chocolate,還有各種傳統巧克力,甚至是巧克力飲品。往里走就是制作工坊了,甜點師Dan Durig正在把巧克力醬擠進球形的模具。一排排的新鮮巧克力正在接受風干成型。他現在每天要做2400顆巧克力,“可可含量大約在68%左右,每天大約做70%的黑巧克力,其他則是牛奶巧克力。”試了一顆,非常甜,不過瑞士巧克力普遍偏甜。正如初來乍到第一天,瑞航總部的負責人員就告訴我的那樣,“You’ve come to a land of sweet”。
拉沃葡萄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