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餐館迎來發展高峰
2005年,中俄關系迎來了發展新階段。當年兩國貿易額比前一年增長了約30%。
莫斯科的中餐業同時迎來了一次發展高峰。李娜回憶說,那時去吃中餐的人特別多,因此中餐館數量大增。整個中餐行業進入了激烈競爭的格局。
隨著競爭的加劇,唐人大酒店的生意漸漸不如從前。2005年,李娜重新選址,開了一家叫“金鼎樓”的餐館。相較自己的第一家中餐館,金鼎樓不但位置更好,還在包間加上了從國內帶來的卡拉OK設備,引得大批商人酒后一展歌喉。
近年來,金鼎樓生意穩定,但李娜卻并不“安分”。她告訴記者,在看到中餐業在莫斯科穩定后,自己就在想如何把“中餐文化”做出來。
2015年:高檔中餐館多了起來
時機很快到來。
隨著中俄合作的進一步升溫,大量中國商人來到莫斯科,為中餐館帶來穩定客源。同時,得益于“絲路”的深入,俄羅斯人也越來越多的了解中餐文化。李娜“發揚中餐文化”的想法有了得以實現的土壤。
2016年,李娜在莫斯科市中心黃金地段開起了“中國大飯店”。與之前兩家飯店相比,“中國大飯店”裝修高檔,定位高端。李娜認為,只有這樣的中餐館才能在滿足挑剔食客們的同時,實現自己發揚中餐文化的夢想。
果然,相比20年前來莫斯科賺“快錢”的“淘金客們”,這些沿著“絲路”入俄的中國企業家們會吃、懂吃,對飯店環境和檔次要求很高。同時,越來越多了解中餐文化的俄羅斯商人也愿意到環境幽雅的中餐館談生意、吃商務早餐、辦晚間派對。
李娜的中國大飯店迎合了這些高端人士的需求。因此從開業到現在,生意一直很好。
隨著“絲路”合作升溫,很多精明的餐館老板也都看到了這一商機。在2015年前后,莫斯科出現了多家裝修幽雅、飯菜精美的高檔中餐館。
面對競爭,李娜并不擔心。她認為,只要中俄關系繼續深化,就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和中國人來莫斯科。“中餐市場發展空間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