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 街頭巷尾的“紅馬甲”,在繁忙路口疏導交通;在社區樓棟、鄉間地頭,開展關愛老人、愛心義診、反詐宣傳……眼下,安溪縣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一支支志愿服務隊伍各司其職,以自身所長服務群眾,因“志”而行,因“愿”而動。
近年來,安溪縣委社會工作部一直將志愿服務作為參與凝聚服務群眾的重要切入點,敲實每一錘、踏實每一步、干實每件事,以“滿弓緊弦”姿態積極彰顯社會工作擔當。
注冊志愿服務團隊1401個
志愿服務活動不是一次的熱心、一時的熱鬧,需要以制度化的組織、規范化的管理、科學化的運作護航,只有保障體系堅實有力,志愿服務才能行穩致遠。
近年來,安溪縣持續深化志愿服務體系建設,健全工作機制、壯大隊伍力量、推進供需對接、培育品牌項目,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重志愿者、崇尚志愿服務的濃厚氛圍。
尤其是今年以來,縣委社會工作部大力實施“志愿先鋒計劃”,積極探索符合地區實際的志愿服務發展之路:
重招募。組織開展調查摸底,建立志愿者預招募機制和志愿服務“人才庫”,重點面向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以及教師、醫生、律師等“能人”招募志愿者8400余名。
重組建。鼓勵動員配送小哥、網約司機組建了“先‘蜂’志愿服務隊”等7支新就業群體志愿服務隊,讓新就業群體既享受志愿服務,又踐行志愿服務,為社會工作注入“新”動能,貢獻“新”力量。
重提升。將志愿服務組織內熱心公益事業、為人公道正派、具有一定威信的500名志愿者推薦為骨干,通過11場的志愿者賦能培訓,采用培訓、實踐、經驗交流、議事等多種形式,提高了志愿者骨干的專業素養和服務意識。
截至目前,全縣共注冊志愿服務團隊1401個,實名注冊志愿者14.78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2.53%,每8個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截至目前,已累計發起志愿服務項目2.46萬個,惠及茶鄉群眾240萬人次,“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做志愿者”在茶鄉蔚然成風。
志愿服務項目落地生根
“家里很久沒有這種家的感覺了”“好久沒有這么開心了,感覺自己都變年輕了”“這一杯茶,解了我的渴;這一小時,暖了我的心”……參內鎮灣美小區的老人們在“一杯茶·一小時”志愿服務活動后興奮不已。
這僅是安溪縣眾多志愿服務項目落地生根的一個生動縮影。
縣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章興南介紹,自2024年6月組建以來,縣委社會工作部不斷樹立項目化思維,積極引導志愿服務從“活動”向“項目”轉變。現在的安溪,一個個奉獻的背影項背相望、一個個志愿服務項目如雨后春筍破土而出。
創設于2013年8月的“15分鐘微宣講,傳黨音潤民心”志愿服務項目,用“普通話+閩南語”“講理論+講經驗”等直白方式,將宣講過程分類切塊,打造“拉家常+聊政策+送技術+結對子”四位一體模式,累計開展活動3000多場次,近30萬農民群眾受益。
定位為“放學后的第二課堂、寒暑假的好去處”的“茗茗學堂”運行五年有余,通過常態化四點半、晚自修作業輔導、創意繪畫、手工DIY、趣味游戲等公益課程,已累計為3000多名孩子提供服務;
2024年7月開始,開展志在“讓小區閑人變電商達人”的安溪電商協會志愿服務項目,已累計開展5期免費電商運營培訓,250名“寶媽”們參與;
……
這些志愿服務項目如同密集的鼓點,一一落地群眾期盼的節奏上,一件件小事,一樁樁實事,拉近了黨群關系,贏得了口碑,獲得了民心。
構建“1+N”志愿服務聯盟
日前,安溪縣舉辦2025年“學雷鋒”志愿服務暨專業社工服務專題宣傳活動,正式奏響“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試點工作號角。
活動啟動以來,安溪縣秉承“專業社工是沉淀的茶底,志愿者是流動的水,交融后織就茶鄉文明底色”理念,扎實推進融合試點工作,實現為民服務“1+1>2”效能。
縣委社會工作部部長楊炳福告訴記者,依托730議事廳,安溪縣試點引導專業社工和志愿者深度嵌入15個社區的基層治理,組織開展業務培訓、案例分享、沙龍對話、互動交流、分享會等活動17場次,邀請7名中高級專業社工和骨干志愿者講授個案、小組技巧,12名一線社工、志愿者分享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經驗,持續通過社工和志愿者聯動,增強雙方認同。
與此同時,安溪縣把“立足縣域開發”和“走出去引進來”相結合,推廣“1名專業社工帶動5名志愿者骨干,1名志愿者骨干帶動20名志愿者”聯動服務模式,形成“1+5+20”的優勢互補“解題”組合。
不僅如此,安溪縣堅持工作項目化,項目具體化,具體清單化,推動欣悅社工服務中心、茜茜公益協會等5個單位認領并組織實施銀齡樂享、童心護航、無障同行、暖陽助困和職場護航等5個項目,在養老、護幼、新就業群體等領域開展專題活動500余場次。
值得一提的是,安溪縣還通過統籌專業社工站所和志愿服務驛站等現有資源,因地制宜布設37個“社志”服務陣地,積極發動597名志愿者參加2025年度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等方式,不斷擴大志愿服務的內涵和外延。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楊炳福表示,下一步,安溪縣將推出縣級志愿服務品牌“志在安溪”,同步啟動全域志愿服務共同體建設,構建“1+N”志愿服務聯盟,積極打造“春福、夏涼、秋助、冬暖”為主題的“四季不打烊”特色志愿服務模式,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茶鄉大地不斷生根發芽。(記者 章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