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全國農民工幸福感調查顯示:在泉州打工最幸福
(記者葉舒雯)“五一”勞動節即將來臨,一份由中國人民大學和工眾網24日聯合發布的調研成果,讓廣大來泉務工人員備感振奮。在該調研成果的幸福感排行榜上,泉州高居榜首!
衡量標準七大項
泉州四項列前三
據媒體報道,此次調查人員共選取全國各省份20個主要用工城市進行對比,數據從工眾網農民工數據庫(截至調查時共有注冊用戶532.9971萬人)中隨機抽取樣本,由工眾網工眾研究中心采取電話調查方式進行訪問,收集有效問卷2473份。最終,根據調研成果,專家列出了中國20個主要用工城市農民工主觀感受的幾個“最”:
感覺“最幸福的城市”是泉州;“最不幸福的城市”是深圳(幸福感);
感覺“最無力的城市”是北京,“最積極的城市”是杭州(情緒倦怠感);
感覺“最受支持的城市”是青島,“最差支持的城市”是上海(社會支持);
感覺“最疏遠的城市”是東莞,“最親密的城市”是大連(社會距離)。
據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副主任胡平介紹,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在對農民工幸福感進一步從“生存、關系、發展、生活水平、家庭關系、工作學習、社會地位”七個維度時發現,福建泉州在“生活水平、工作學習”的維度上排名首位,在“發展”、“生存”維度上排名第二、三位。
泉州為何成為最幸福的打工城市?胡平接受媒體采訪時分析:“泉州的城市環境及經濟發展可能更適于農民工生活,社會經濟競爭并不非常劇烈,農民工的幸福感會比較高;同時在學習和發展層面給予農民工的機會可能更多。”
“產業工人本地化” 讓“歸屬感”升華
的確,拉近來泉務工人員的距離感,并為他們創造足夠的發展空間,是泉州營造良好用工環境的秘訣。
放眼全市,夫妻房、有空調電視衛生間的宿舍、有網吧健身房的娛樂場所——這些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泉州企業用心善待員工的例子比比皆是且不斷出新,如特步為員工辦幼兒園、風味餐廳,員工生日時還能收到公司準備的禮物;泰興特紙不但為員工辦理醫保社保等,每年還為員工免費體檢;亞倫電子每年都會對員工滿意度進行調查,根據員工對自己上司和團隊的打分,重新調整管理層隊伍……
企業用心留人,黨政部門也不斷努力營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環境。多年的探索如今已經創造出不少“泉州經驗”——在全國、全省創新建立了工資集體協商、欠薪快速追討協調及預防、來泉務工人員醫療互助等有效機制。去年,泉州市政府又作出《關于加強企業用工服務“十七項確保”公開承諾》,涉及就業、社保、教育、住房等多個領域等多領域的,并逐一付諸行動。
泉州經驗的創造仍在繼續。去年,晉江率先在全省實行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讓符合條件的來泉務工人員在子女教育、醫療、住房、社保、計生等方面享受與本地居民更多的同等待遇。未來,流動人口居住證還將在整個泉州范圍內推廣,在增強來泉務工人員的歸屬感方面,我市還在有步驟地把來泉務工人員住房需求納入各級政府的住房保障計劃,提出產業工人本地化,讓所有來泉務工人員有訴求通道、有生活圈子、有成長空間,在泉州安心工作、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