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人才流失,新技術帶不走”
從記者觀察董明珠幾次公開露面的細枝末節來看,女強人的底氣名不虛傳。無論撲面而來的是什么樣的質疑、指責,她總選擇用最有力的事實予以回應。
比如,面對“格力是血汗工廠”的指責,董明珠會淡定且細心地從員工的故事講起,無意間曝出最低工資的夢想,之后再跟你深入探討“中國制造”的障礙。
“如果說格力電器是一個血汗工廠,那我們家電行業可能沒有一家不是血汗工廠了。”
董明珠說,格力一直致力于提高員工的待遇。“要呵護他們,但也要嚴格管理他們。”因為沒有品質就沒有市場,沒有市場就沒有消費者。
“質量一定要有保障”,這是董明珠的底線,誰也不能觸碰。
她的語氣嚴肅起來,“每個員工在自己的崗位上絕對不允許破壞質量,或者不履行自己對控制品質的崗位要求。”
盤子大、問題難、操心多,但董明珠依然有信心讓格力的員工在3年后,能拿到十萬元最低薪酬。注意,這可是最低薪酬。
“不怕員工流失,格力的用人之道,是想方設法提高員工的技藝。用更多的自動化來替代人工,從而令后者獲得學習的空間。”
董明珠透露,目前格力已與德國相關機構合作辦學,為員工創造更多的機會與發展空間。
一句話,就是“讓他們以后走到任何地方,都能有飯吃。”
她的臉上浮現笑容,“美國開利來挖我們的人,我覺得應該高興,這說明格力培養的人才可以參與世界級的競爭。”
董明珠很肯定:不怕人才流失。因為我們的核心技術就是不斷發現新技術,不斷更新的技術是帶不走的。
“不會做代工,格力不是簡單的制造業”
看5年后,小米公司的銷售額能不能超過格力電器——去年年底,董明珠和雷軍立下了一個廣為流傳的賭約,賭資從一塊升到十億。
這一對賭,也讓傳統銷售出身的董明珠和主打互聯網思維的雷軍,碰撞思維的同時,站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管它一塊錢還是十個億,董明珠依然保持著一貫底氣。在她看來,雷軍的手機、電視可能賣得多,但質量、售后服務不一定跟得上。而格力空調有著“系統解決、一步到位”的一體化優質服務體系,包括售前充分溝通、售中的方案選擇到售后服務,已經為全球30000多個大型項目提供服務并受到一致好評。
“小米與格力本身就不是同一個產業,之間沒有什么可比性。”
她也承認,互聯網思維、互聯網金融確實是當下發展大勢,但格力的傳統制造業優勢也不可小覷,“畢竟格力電器在家電行業發展了20多年。空調技術、銷量都是全球領先,營業收入每年以200億的速度增長。”
“我們當然有信心。”只要說起格力的業績,董明珠實打實的語氣,不給任何質疑留哪怕一點縫隙。
董明珠說,實體經濟與電商的虛實之間,制造業是不可缺失的。“就像微笑曲線,可能更多人希望處于微笑曲線的當中,而我搶的是上下兩頭,一個是研發基礎,一個就是營銷。”
她進一步詮釋,如果沒有中間的底部,微笑就沒有了,所以制造業更顯得重要。
“在這個曲線過程中,有人會選擇利益最大化的那個點。格力不會,我們更傾向于選別人覺得利不多的地方。”
尋找到空隙點,董明珠愿意全身心投入:“因為只有這一個支撐,才可能保證我們的微笑可以長期地保留下去。”
她所說的支撐點,就是格力全力以赴的制造業,只不過此時的格力,已經在專業化道路上越走越遠。
在與雷軍打賭之后,王石曾在一次發布會上表達了“如果我是董明珠,就去給小米做代工”的觀點。
對此,女強人分毫不讓。她斬釘截鐵地告訴記者:“我不會去做代工,因為格力是技術創造型的企業,不是簡單的制造業。”
要知道,董明珠最終的目標,是持續改變“中國制造”在全球市場上的形象與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