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混合所有制,不受珠海國資委影響”
在眼下如火如荼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熱潮中,格力在一眾國企中非常顯眼。
公開數據顯示,格力電器1996年上市,當時國資絕對控股。2005年2月,格力集團直接持股格力電器50.28%,明顯一股獨大。2006年3月持股41.36%,降至50%以下。2007年3月持股39.74%,低于40%。2007年5月持股29.74%:低于30%這個相對控股的比例。2009年12月持股20%,事實上可謂不控股了。2010年4月持股19.45%,首次低于20%,至今持股18.22%。
自2012年5月起,董明珠從前任朱江洪手中全盤接班,任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在她接任“掌門”后,格力集團營業利潤中,格力電器的貢獻度超過100%;營業收入中,格力電器的貢獻度達到99%。
強大數據又一次為她回應了各方質疑。
對于市場關注的格力混合所有制改革,董明珠依舊只是淡淡地回答:“一直以來,格力集團沒什么好項目、好資產,只擁有了一家很好的上市公司,而作為一個集團,要發展不能僅僅依靠旗下一家上市公司,因此要引進戰略投資者,尋找新的項目,并進行產業優化,最終擁有自己的造血功能。”
當記者問及市場盛傳的,格力與耶魯等合作的“緋聞”,董明珠未正面回復。她說:“是誰并不重要,能帶來怎樣的資源、怎樣的活力才重要。并且,雖然我現在是集團董事長,但99%的精力放在格力電器上,這次股權轉讓主要是珠海國資委在做。”
在珠海國資委面前,董明珠底氣還是很足,沒有絲毫畏懼。她并不認為格力在一步步脫離珠海國資委,“即便是原來(珠海)國資委絕對控股,也沒有影響到格力電器的發展”,董明珠說,“(珠海)國資委就是一個投資者,做好投資者該做的事情,不能超出一個投資者的行為,做類似一股獨大、利益輸送等侵害小股東利益的事情。這種事情就從來沒有出現過。”
“不要年齡符號化,愛人才能被愛”
對80后的兒子,董明珠說自己“疏于管理”、“放養慣了”。她說:“從小讓兒子吃了不少苦,關愛他的時間太少”。
相比之下,對企業里的90后,董明珠說自己“非常喜歡和他們交流”。
90后大學生不斷走進格力電器,董明珠略帶幾分俏皮地告訴記者:“我們百分之九十九的大學生,特別是90后的大學生,都是最可愛的,他們有活力、有創意,企業需要這些鮮活的血液。”
“大家都覺得現在的孩子太自我,可我一直在考慮,如果有一天要退休,這個企業是一百年、一千年的企業,是要多少代人去繼承啊。”
代際繼承的問題,是每一個想做百年老店的企業家,都會遇到的問題。董明珠認為,除了制度建設,關鍵是人才培養。
而且,格力電器的口號就是掌握核心技術。“實現口號的前提就是80后的這一撥孩子們。”董明珠透露,格力的一個光伏空調的技術,從研發到創造,完全出自80后。
不管是80后還是90后,董明珠在格力年輕人身上,也常常看到50后、60后習以為常的奉獻精神與吃苦能力。
她很感慨,“不要用年齡去符號化,我們愛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愛,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一個觀念發生,我覺得誠信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江山代有人才出。傳統制造業的未來,有了董明珠和她的“格力派”傳承團隊,在互聯網趨勢下,必然也不會“閑吃干飯”。
有董明珠做舵手的格力,不會輕易跟風,因為他們,都在憧憬更遠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