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11日訊通過微信聊天,莆田市區龍橋街道的吳女士認識了一名叫劉某的男子,隨后這名男子以農村戶口可獲23萬元巨額捐款為誘餌,讓吳女士一步步落入騙局,最終她被騙走了8.3萬多元。11月8日,吳女士來到龍橋派出所報案,目前警方已對此案展開調查。
騙子稱以捐抵稅 給農村人送福利
今年10月22日晚上,正在上班的吳女士接到了一條微信添加好友信息,一名微信昵稱叫劉某的男子加其微信為好友,兩人通過幾天的微信聊天,逐漸熟識。
3天后的上午,劉某在聊天時詢問吳女士是否為農村戶口,得到肯定答案后,劉某稱他們公司每年都有一筆稅款會拿去捐款,以換得稅收優惠。他表示吳女士是農村戶口,可以捐給吳女士。劉某稱,今年的這筆捐款有23萬元之多。
吳女士剛開始心存疑慮,拒絕了劉某的“好意”,劉某隨即稱,吳女士可以將這筆錢拿去做善事。這一提議觸動了吳女士,于是她答應接受這筆捐款。
接受捐款要獲批 “律師”來收費
見吳女士答應接受“捐款”,劉某稱會有一個律師作為監督人與其聯系。11月5日下午5點多,吳女士接到一名自稱是律師的男子的電話,對方說這筆23萬元的稅務款已經成功申請下來,讓吳女士把銀行卡賬號發給他。第二天上午,這名“律師”稱銀行受理需要7100元的受理費,讓吳女士匯款到另外一個某銀行工作人員的賬號上。當天下午2時許,“律師”又打來電話,稱銀行程序已經走完,現在要去公證處公證,需要吳女士再匯2.99萬元的公證費給他。吳女士匯款后不到一個小時,又接到一個自稱是某銀行行長的電話,“行長”在電話里說,這筆23萬元的稅務款開的是支票,現在支票被香港海關扣留了,需要再匯46000元的手續費。
匯款后,劉某打來電話,稱自己在北京幫吳女士處理這件事,讓吳女士等他的好消息。但吳女士再也沒有等到劉某的電話,再撥打過去,已經是關機狀態了。這時候的吳女士才意識到上當受騙。(海都記者蔡學偉 通訊員吳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