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正在投放海蚌和雙線紫蛤
19日,區農村發展局組織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向海壇灣淺海區投放西施舌(海蚌)和雙線紫蛤,進一步促進我區天然水域漁業資源的健康發展,改善生態平衡。
早上9時,由省海洋漁業廳組織的驗收專家組,前往此次活動的供苗點——平潭利富水產育苗場,對用于放流的苗種進行了驗收。
經過測量、稱重等環節,驗收專家組對苗種的數量、規格、品質等多個方面的情況進行了檢測。專家組表示,用于放流的苗種光澤度好、活力強,符合放流規定要求;流放水域水質良好,底質為沙泥,適合放流物種的棲息生長。
據專家組介紹,西施舌曾在我區大量生長,目前面臨資源消退的問題,此次向海壇灣淺海區投放西施舌,正是對這一漁業資源的補充。
早上10時許,工作人員開始投放苗種。此次用于投放的西施舌苗種平均在1.3厘米,除了原定的26.5萬粒西施舌苗種外,平潭利富水產育苗場還額外捐贈了31.8萬粒西施舌苗種和20多萬粒雙線紫蛤苗種,一同用于放流。
區農村發展局海洋與漁業處副處長吳茂生說,增殖放流活動可以恢復漁業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系統穩定,實現漁業的可持續發展,讓漁民增收。(記者 周寒冰/文 蔡起輝/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三明泰寧影視研學基地迎來首批研學學子2025-05-0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