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歷時10小時的漫長手術,終于讓生命在這對父子間延續。在割肝救子的黃慶堯口中,手術“只是睡了一覺”,而重獲新生希望的小榮隆,只會哭鬧著找媽媽。這10小時,究竟發生了什么?
本報特派記者專訪了兩位主刀醫生——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朱志軍院長、該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醫師高偉,他們分別是小榮隆和黃慶堯的主刀醫生。通過兩位主刀醫生,我們才發現,原來這10個小時里,小榮隆和父親已經連闖了“三大難關”。
“闖關”成功的小榮隆和父親,昨日也登上了天津各大媒體,天津市民,延續著家鄉人的愛心,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到醫院看望賴姍姍一家,截至目前已為小榮隆送去近萬元愛心款。
【手術揭秘】
按照術前專家的充分評估,以及擬定的手術方案,此次手術籠統地說是麻醉和肝移植兩大部分,細分可分為三個步驟,小榮隆切掉病肝、黃慶堯割肝、小榮隆做肝移植。
實際操作中,前兩個手術步驟,幾乎同步進行。手術可能遇到的最大麻煩是意外情況,比如手術大出血、全身麻醉后患者未能醒來等風險,而且肝移植手術,特別是對小孩,情況比較復雜,風險很大。小榮隆和黃慶堯的手術也不例外,但好在有驚無險,手術基本按照原來計劃的90%以上順利地進行。
第一難關小榮隆術前曾吐血屬于手術年齡偏高
據醫生介紹,手術前兩周,小榮隆突然出現消化道出血,在重癥室緊急治療后,所幸病情輕,出血不大,又得到及時治療,最終化險為夷。
醫生說,得了肝病的病人,一般都很危險,隨時都有突發病出現,甚至死亡。雖然榮隆最后脫險,但身體已虛弱,如不及時手術,榮隆的病耽擱不起,將大大增加手術風險。
而得先天性膽道閉鎖的患者,在孩子出生3個月內,最好做一個“葛西手術”,這種手術對病患者有延續生命的機會。不做這種手術,很多患者一般不能活過周歲。榮隆在手術時,已是9個月零9天大,“術齡”偏高。
榮隆被切除的肝,有800克重,是正常年齡段孩子的兩倍大,也比其他患者大一些,肝呈黑色而且全部硬化,處于“瀕危狀態”。朱志軍說,膽道閉鎖患者,肝臟膽汁無法排泄,處于淤積狀態,患者肝越大病就越重,而榮隆還很小,八九千克重,血管很細,而肝大占的容積大,將把原本就一定大小的肚子撐大,血管拉長變得更細,增加血管吻合手術的難度。
第二難關父肝存三支細小動脈小孩血管吻合難度大
主刀醫師高偉稱,在對黃慶堯肝部左外側葉進行割肝手術的過程中,發現黃的左側肝動脈有三支細小動脈,一般正常人此處只有一支。而且,令手術風險增大的是,黃慶堯左側這三支肝動脈的口徑大小,與正常人一支的大小差不多,這也使得這三支肝動脈的血管,比正常人來得更細。
對黃慶堯進行重建手術,不但會耗費更多時間,還會對小榮隆進行肝移植手術帶來同樣的麻煩,而且小孩血管又細,難度和風險更大。
“盡管如此,但只要醫生水平夠,再耗時一些,再小心一些,也會順利完成的。”高偉說,在發現黃慶堯肝的特殊情況后,評估過各種風險情況的院方專家團,早已把這種特殊情況考慮在內,而且肝臟相當于“化工廠”,不像心臟是“泵站”,切肝后,手術過程中,人體在缺肝的半個小時和一個小時之間,暫時不會受到很大影響,因此手術得以成功進行。
第三難關小孩腹腔容積有限供肝大易出并發癥
小孩患者,一般腹腔容積有限,如果肝供體夠大,在切口縫合后,還要擔心是否會受壓,產生并發癥和其他危險后果。
對此,朱志軍介紹,成年肝臟一般1000克左右,患者所需的肝供體,為體重的2%~4%,榮隆體重八九千克,需180~460克,他父親被切除25%的肝,約200多克,手術還是比較理想的。另外,肝具備很強的再生功能,可恢復到原來的90%以上。因此,黃慶堯會很快恢復,一兩天可進食,一禮拜即可出院,目前在做營養補給和保肝治療,只需觀察。
另外,黃慶堯肝供體出現三支細小動脈情況,移植到榮隆身體內時,還要擔心小孩血管、膽管與之吻合后,能否保證因為直徑上的差異,產生并發癥。
“以門靜脈的直徑大小舉例來說,成人的一般是8~12毫米,小孩僅4毫米,兩者要對接吻合完好,醫術上是很難的,好在醫院有著多年的臨床成功經驗,榮隆術后在觀察中,生命體征很好,但因是患者,所以住院要比大人的長,不過一般只需一個月左右,明后天就可從重癥室轉入普通病房。”
【愛心傳遞】
閩津兩地聯手共譜愛心凱歌
2012年7月12日起,本報連續報道了德化8個月大男嬰小榮隆,因患先天性膽道閉鎖,肚大如籃球,危在旦夕,必須做肝移植手術才能生還,而面對20萬元手術費,家境貧寒的賴姍姍一家,陷入了絕望之中。
小榮隆的遭遇,牽動無數好心人的心,大家紛紛慷慨解囊。報道僅5天,就為其籌集22萬元醫療費。
7月18日,榮隆飛抵天津,到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治療。榮隆的遭遇,同樣牽動著眾多天津人的心,天津當地多家媒體更是主動紛紛介入報道,一同點燃愛心、一同傳遞愛心。這些媒體有天津每日新報、天津電視臺、今晚報、渤海早報等,它們用大版面包裝,多次派記者追蹤報道,共譜這首愛心凱歌。
經這些媒體報道,榮隆在天津住院治療的一個月來,無數天津人紛紛獻愛心,大多以匿名捐獻,有的專程跑到醫院看望小榮隆一家人,截至目前天津的愛心款已近萬元。
【記者手記】
因為愛,所以愛
小榮隆是不幸的,但也是幸運的。
他的不幸,從他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就開始跟隨,那是長達8個多月的病痛折磨。
好在,他也是幸運的。幸運地遇到了閩津兩地無數好心人,匯集起一股愛潮,點燃了他生命的希望。
母親肝源不合,幸運的是,父親肝源匹配成功,一出割肝救子的感人一幕上演,最終生命得以在小榮隆身上延續。
小榮隆身上的一次次幸運,就像一顆顆璀璨奪目的珍珠。因為愛,所以愛。是愛將這無數顆的珍珠連成一串,搭起了小榮隆生命之橋。
祝福小榮隆,祝福黃爸爸,感謝閩津所有好心人!(海峽都市報閩南版特派記者 董加固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