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爸爸記醒來第一句話“我兒子怎么樣了?”
閩南網8月24日天津專電 沒有玫瑰花,沒有禮物,對于賴姍姍來說,卻是最浪漫的情人節。剛剛割肝救子的丈夫,今日下午3時,順利從重癥病房轉入普通病房,她終于可以寸步不離,守在丈夫身邊悉心照料。
這不僅是最浪漫的情人節,對于賴姍姍來說,還是最特別的生日。就在幾個小時前,賴媽媽已看到了肝移植手術后的小榮隆。小家伙一見到媽媽,哭得很兇,賴媽媽說,“他哭得這么兇,是想讓我去抱他”。只是還在重癥病房的小榮隆,傷口還沒有愈合,還不能回到媽媽的懷抱。
不過,一天之內,見到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男人”,都安然無恙,賴姍姍說,這是她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禮物”!
前日,經過10個小時的肝移植手術,來自德化的80后父親黃慶堯,在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成功將肝移植到小榮隆身上,完成了生命的延續(詳見本報昨日A8版報道)。
黃爸爸記醒來第一句話“我兒子怎么樣了?”
昨日上午8時許,在被麻醉了11小時25分鐘后,黃慶堯終于醒了過來。
醒后的黃慶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重癥室的醫生詢問,兒子榮隆的手術怎么樣了。在得知手術成功,小家伙已被轉入重癥病房后,黃慶堯長長地松了口氣。
“醒后,他有點激動,我忙叫他別亂動。”重癥監護室的一名護士回憶,黃爸爸醒后的一幕,幾名護士都看到了。“他一醒,就問我他兒子怎么樣了,整個人的頭都快抬離病床上的枕頭了,而剛剛術后的他,身體還很虛弱,頭想抬起來很困難,我看他急得額頭都在冒汗”。
護士介紹,剛做完割肝手術,腹部有手術刀傷,抬頭用力過猛,可能會引發傷口崩裂,影響到還未完全康復的肝不說,還可能引發大出血,后果不堪設想。
黃慶堯術后轉入重癥室的7號病床,小榮隆在他附近的1號病床,但中間隔著5個病人,他沒辦法看兒子一眼。護士告知黃慶堯,小榮隆就在他鄰近的病床后,盡管沒辦法看到兒子,但他仍不時欲轉頭去看,因嘴、脖子等身上多處插著各種管子,他的頭無法輕易轉動。
“我們看到他,不時用眼睛去瞟,我們看不過去,一邊寬慰他,一邊拍了張孩子的照片給他看,他看了照片后,才放松下來,之后才睡著了。”一名護士告訴記者。
見到妻子第一句話“老婆,讓你擔心牽掛了!”
昨日下午3時,是醫生預定好黃慶堯從重癥室轉入普通病房的時間,要從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A區14樓,轉到8樓。
當日下午2時45分,賴姍姍已在重癥室外的過道等候,一同等待的還有天津當地每日新報、天津電視臺等眾多媒體記者。當看到丈夫躺在擔架上,被醫生推出來時,賴姍姍忙快跑迎上,握住丈夫的手,一手理著丈夫的頭發。
黃慶堯被推出來時,早已抬起一只手,似早已準備好,等待妻子前來,兩人十指緊扣,黃慶堯見到妻子的第一句話就是,“老婆,讓你擔心牽掛了”!
一瞬間,一股愛的暖流回蕩在冰涼的過道上。丈夫被推入普通病房后,賴姍姍拿枕頭、蓋被子,看到丈夫嘴唇干裂腫高,忙用棉簽蘸潤唇膏,涂在丈夫嘴唇上,一旁悉心照料著……
見到記者第一句話“替我謝謝所有好心人!”
“替我……謝謝……所有好心人,謝謝……他們。”黃慶堯斷斷續續,艱難地說道。這是昨日上午10時,記者在探視時間,進入重癥監護室,黃慶堯見到記者說的第一句話。
眼前的黃慶堯,面部、手上插著各種管子,臉看上去有點浮腫,特別是嘴唇,因多時未進水,干裂浮腫,不過已能開口說話,醫生稱他現在生命體征很好,再過兩天就可進食,一個星期左右就可出院,不過現在還很虛弱,不宜多講話。
話不能多說,黃慶堯向記者做出了勝利的手勢,以表達內心的開心和激動。
回憶最漫長的1分鐘“抱著兒子走進手術室”
抱著兒子,走進手術室的那段路,在黃慶堯的回憶中,是最漫長的1分鐘。
“那時候,感覺走起來很快又很慢。快的是,因為激動、開心,太想讓兒子早日脫離病魔;慢的是,因為擔心,擔心術后無法醒來,麻醉不醒,手術失敗大出血,兒子手術不能成功,一切將變成零。”黃慶堯回憶說。
“好在,那時早已容不得多想了,腦子好像變成一團糨糊似的,我只清楚地記得,我親了親兒子,告訴他別怕,有爸爸在,心里則在祈禱,希望能助兒子挺過這一關,該讓他好好喘口氣。”
手術過程,黃慶堯則渾然不知,他說進入手術室后,便和小榮隆分開了,打了全身麻藥后,就睡著了,醒來時已是手術后第二天早上8點。
采訪中,黃慶堯在開心之余,也露出了擔憂,他說父子手術順利,但目前醫療費已花去不少,只剩四萬多元,前日就在父子倆手術時,本報此前收到的愛心款54016元,于當日下午1時左右,匯到賴姍姍的銀行賬號上,接下來父子倆還要住院觀察治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