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教學管理精細化
行動計劃要求,義務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不得設立“重點班”“實驗班”和“快慢班”,要重點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各校要樹立轉化一個“學困生”與培養一個優秀生同等重要的觀念,切實促進“學困生”轉化。
普通高中在倡導均衡分班的同時,要建立健全“培優轉差”工作機制,加強管理,并把具體任務落實到班級、學科和教師,抓實“培優補差”工作。各校要根據學生意愿與學科水平,通過分層輔導、興趣小組等形式,對學有余力和具有素質特長的學生,在自愿的前提下,通過各種興趣小組、學科競賽等途徑進行培養,充分激發潛能,使其得到進一步和有特長的發展,促進優生脫穎而出。
2016年起,市教育局將組織開展“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評估認定工作,確保到2018年全市50%以上的義務教育學校實現“管理標準化”,實現義務教育學校管理與教學質量“雙提升”。
開展校本教學研究
2016年開始,我市將結合各校對中考、高考改革的研究,在初中、高中學校開展示范學科教研組評選活動,到2018年建設100個學科示范教研組,為順利對接中高考改革奠定基礎。市、縣教研部門要統籌全市(縣)中小學的片區教研,落實教研員掛片指導制度,加強對片區教研的組織、協調和指導,推進教科研成果的推廣、轉化和應用。
各校應建立健全校本教研機制,加強學校教研室和學科教研組建設,將中高考改革和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亟待解決的具體問題作為教研課題,通過教學研討,切實解決教學中的問題。
打造特色品牌學校
到2018年,全市要培育15所具有鮮明辦學特色學校。各縣(市、區)教育局要在充分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著眼當地教育的發展,對轄區內特色化學校建設工作進行科學規劃,做好頂層設計。要指導學校圍繞“建項目、創特色、樹品牌”分步推進,加強管理督促,及時幫助學校總結、宣傳、推廣。各中小學要立足實際,挖掘學校文化積淀,發揮傳統優勢,規劃特色項目;要加強特色項目的培育和拓展,形成鮮明的辦學風格;力爭經過不斷探索、研究和實踐,總結提升,形成了獨特的育人品牌。
新聞鏈接
《寧德市中小學教學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總體目標
小學階段:小學學齡人口入學率穩定在99%以上,小學六年鞏固率達99%以上;到2018年,全市50%以上的小學實現“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對接國家和省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完善教育質量評價制度,穩步提高教學質量,力爭達到全省中等水平。
初中階段: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穩定在99%以上,初中三年鞏固率達99%以上;到2018年,全市50%的初中學校實現“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對接中考改革,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初中新生開始實行新的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完善教學質量評價制度,穩步提高教學質量,力爭達到全省中等水平。
普通高中:優化普通高中布局,做好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頂層設計。到2018年,全市85%的普通高中實現達標(其中一級達標占達標學校數的30%左右),培育2所省示范性高中;對接高考改革,探索并推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學業水平考試改革,力爭普通高中會考、高考成績逐年穩步提高。(記者 孫麗晶)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三明泰寧影視研學基地迎來首批研學學子2025-05-0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