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龍巖海關了解到,上半年我市外貿經濟艱難復蘇,實現進出口總額107.4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67.2億元,與去年同比小幅增長;進口40.2億元,增幅出現下降。
縱觀上半年我市外貿經濟,主要呈現四大特點:一是稀土制品成出口亮點。共出口稀土及其制品709噸,增長52.3%,主要得益于今年初稀土出口配額的放開以及出口關稅的取消。二是機電產品出口維持兩位數增長但步伐放緩。實現出口24.9億元,增長14.4%,占同期出口總值的37%,與去年同比下降9個百分點。
其中電氣照明裝置、前鏟裝載機、傳動軸及曲柄四類機電產品位列出口前三位。三是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份額持續萎縮。共出口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20.1億元,下降18%,占出口總值的比重從去年的37.9%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29.8%。
勞動密集型企業轉型升級發展迫在眉睫。四是加工貿易總量同比翻番。上半年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5.62億元,增長131%,占進出口總值的比重從去年的2.7%上升至5.2%。
業內人士建議,面對嚴峻復雜的外貿形勢,當前我市應加強引導企業抓住中韓簽署自貿協定契機,趨利避害,積極拓展韓國市場。同時,密切跟蹤對接自貿區建設,開展政策研究,爭取相關政策落地,促進外貿穩步發展。(記者 林阿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