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超市里,營養成分含量對購物者來說,其重要性遠不如口味那么重要。事實上,即使是不同品牌、不同口味的薯片,每100克所含的能量大相徑庭,有的薯片所含的能量值與巧克力不相上下。
都說每天鹽攝入量不要超過6克,但如何計算卻讓很多人為難。日前衛生部發布的《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將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今后包括醬油、餅干、薯片、速凍餃子等預包裝食品倘若沒有營養標簽,將不得進行銷售。這就意味著,今后每天攝取的營養總量可以直接計算了。
食物有什么營養,一看標簽就知道
吃太咸,是高血壓的主要誘因之一,一旦患了高血壓,就容易得心血管疾病,國內甚至有專家提出,鹽攝入量決定國人血壓。此前在溫州召開的國際心血管病論壇上,有專家指出溫州市居民每人每天進食鹽的量,遠超過相關標準。事實上,每天鹽的攝入標準僅為6克,有醫學專家稱“重口味”的溫州人日均鹽攝入量可能達到12克左右。
國家營養調查結果顯示,脂肪、鈉(食鹽)、膽固醇攝入較高,是引發國民慢性病的主要原因。為此《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要求,直接提供給消費者的預包裝食品,應按照該標準規定標示營養標簽,只有生鮮食品、現制現售食品、飲料酒類、包裝飲用水等才可以豁免強制標示營養標簽。
根據標準,預包裝食品應當在標簽上強制標示四種營養成分和能量(“4+1”)的含量值,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等四種營養成分被稱之為核心營養素,“1”指的是能量。
營養標簽參差不齊,購買者很少看標簽
雖然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尚未正式執行,但市區超市里銷售的部分食品都已貼上了營養標簽。與此同時,記者看到許多市民在購物時更關注食品的口味,鮮有人查看營養標簽。
昨日,記者來到市區的一家沃爾瑪超市。該超市里大部分的薯片、方便面、餅干、飲料都貼有“4+1”的營養標簽,而奶粉的包裝上標出的營養成分達到30多種。進口食品區,食品外包裝上除了英文標簽,還貼有中文的營養標簽。
在超市里,營養成分含量對購物者來說,其重要性遠不如口味那么重要。一對母女正在薯片區域前討論哪種口味最好吃,最終將某品牌番茄醬味的薯片放進了購物車內。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方便面的購物區域,紅燒牛肉、海鮮、酸菜等眾多的口味讓一些市民難以選擇。
“如果每款食品都有營養表,以后買零食時會盡量選擇能量低一些的。”正在購物的王小姐稱,平時對于營養標簽接觸少,標簽上的數字太專業,除了常說的熱量,對脂肪、蛋白質等數值毫無概念。
一位患有糖尿病的吳大伯認為,逛超市時只看食品中的“無糖”標志,至于營養成分表,因為看不懂就索性不看了。
營養標簽怎么看,攝入成分怎么算?
讀懂營養成分表有用嗎?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營養師陳勝若介紹,如果人體一天所需攝入的能量為1800千卡(1千焦=0.239千卡),吃上5包熱量為2000千焦/100克、凈重為70克的薯片,那么一天所需的能量差不多就夠了。
事實上,即使是不同品牌、不同口味的薯片,每100克所含的能量大相徑庭,有的薯片所含的能量值與巧克力不相上下。
今后規范的營養成分表中,將標注名稱、含量、營養素參考值,五個必須標注的營養成分以每100克或100毫升所含有的量計算,如此一來每天攝入的能量就可以通過加和法計算了。營養師稱,如果想減肥的市民在查看營養標簽時,就要選擇低熱量、低脂的食品,糖尿病人要關注碳水化合物的數值,而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注意鈉(鹽)的含量,“預包裝食品的營養攝入量可以根據成分值進行加和,攝入超標,就需要進行膳食調節”。
>>>相關鏈接
1.如何計算一天所需要的能量
一天所需的能量:
正常成人的標準體重?20千卡(運動量少、偏肥胖者)~正常成人的標準體重?40千卡(運動量大、偏瘦者)
正常成人的標準體重=身高-105
2、成人一天所需的營養物質
蛋白質:60g~70g脂肪:75g碳水化合物:400g維生素A:800mg
維生素B1:1.4mg維生素B2:1.4mg維生素C:100mg維生素E:14mg
鈣:800mg~1200mg鐵:10mg鎂:300mg~350mg鋅:15mg
碘:100ug~140ug硒:50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