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回校之后,鄭超照例找他談話,要求他把“莫西干頭”剃了,稍微努力一下,但僅僅安分了一天,到第二天晚上,鄭超去學生寢室查寢,這名學生已經翻墻逃了出去。
一年年學生來了又去,教書,勸學,康明看不到希望,“十來年了改善不大”,但又不忍放棄。
剛剛開學兩個多禮拜,張宇(化名)就坐不住了。沒等老師對他有更深的了解,他就開始曠課。勉強挨到11月,便再也不肯去學校。
沒人知道他家在哪兒,康明按照同班同學提供的信息找到了張宇的母親。康明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張宇的父親嗜賭,全家只依靠母親擺攤來維持生計。全家四個孩子,沒有一個初中畢業,張宇是最小的一個。
張宇的年齡實在太小,連打工都沒處去,只得在街上逛蕩,去網吧打游戲。母親不給他零花錢,但他從不缺錢,在紹興打工的大哥,一給就是幾百元。
張母對街上網吧的熟悉程度,甚至比對自己兒子更深。她帶著記者去網吧找兒子,網吧管理員都認識她。但張宇不在網吧,她不知道兒子還喜歡去哪兒,也不知道兒子的朋友都是些什么人,甚至連兒子的手機號碼都不知道。
母子最近一次交流,是她勸兒子回去讀書,氣急了,她抄起一根鐵棍往兒子身上打去,張宇還了手,撞碎了街邊賣小吃的小推車的玻璃,到現在,她的后腦還在疼。(文/記者 楊寶璐 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