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校園、拒絕欺凌"法治教育,全社會正在形成合力
近日,上海市金山區檢察院檢察官走進該區同凱中學,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堂題為“陽光校園,拒絕欺凌”的法治教育課,進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的法治觀念,提升自我保護能力。
在現場,該院檢察官結合自身的辦案經歷,為學生們講解了校園欺凌的含義、特點、原因、危害及預防對策,并結合校園欺凌案件中常見的罪名和典型案例,通過案例剖析、視頻播放、現場互動等多種形式,為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教育課。
從2016年,共青團山西省委就以全團改革為契機,與省教育廳共同聯合山西鑄仁社工服務中心以“校園欺凌”為主題,在中職和普高共兩所學校實施“陽光校園”駐校社工服務試點項目工作,并利用半年時間集結近百名專家、學者、基層一線教師、社工的意見建議,召開10余次座談會、分析總結30多個案例,完成了《山西省“陽光校園”預防校園欺凌示范課課程教案》(試用版)的編寫。
共青團山西省委在太原召開“陽光校園”骨干社工暨預防校園欺凌示范課培訓班,對全省11市60所普通初(高)中和中職學校團委書記和法治教育負責人、班主任老師進行教案試點推行培訓,并通過邀請來自北京和深圳的專家現場授課、分組討論等形式進行探討交流,為2018年在全省3000所初中以上學校中進行推廣做好鋪墊。
"陽光校園、拒絕欺凌"法治教育,全社會正在形成合力。如果在法律與家庭之間,依托社區、學校建立配套的社會幫教制度,有相關的機構、人員對于這類校園施暴者等涉罰未成年人進行幫教,并進行監督,那么解決當前的難題就有希望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小玫表示,遏制校園欺凌,更重要的是專項立法。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針對現存司法保護制度不完備的問題,也給出了建議。“可以增設‘人格調查制度’,對未成年被告人的量刑應充分考慮其性格、家庭、經歷等情況。還可以增設‘社會服務令’,對符合不起訴條件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推薦至公益性機構從事無薪工作并給予感化教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