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是實施好“三區三州”現有免費教育政策。全面落實西藏教育“三包”政策,支持新疆南疆四地州14年免費教育政策。各相關省份要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審慎開展四省藏區及三州的免費教育政策。推廣民族地區“9+3”免費教育計劃。
七是確保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資助全覆蓋。學前教育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補助”的原則,建立并實施學前教育資助政策,義務教育實施“兩免一補”政策,中等職業教育實施免學費和國家助學金政策,普通高中免除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雜費并實施國家助學金政策,高等教育及研究生教育實施“獎助貸勤補免”及入學綠色通道等“多元混合”的資助方式,務必保障“三區三州”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享受學生資助政策。對通過職業教育東西協作到東部地區省(市)接受中職教育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西部地區省(市)從財政扶貧資金中按照每生每年3000元左右的標準給予資助,東部地區省(市)從東西扶貧協作財政援助資金中按照不少于每生每年1000元的標準給予資助,用于學生的交通、住宿、課本教材、服裝等方面費用。
八是加大少數民族優秀人才培養力度。繼續實施內地西藏班、新疆班、少數民族預科班、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培養計劃,招生計劃向“三區三州”傾斜。實施好在普通高校招生錄取中南疆各民族實行同等教育優惠政策,面向南疆單列部分招生計劃。實施定向西藏、新疆公共管理人才培養工作。
《方案》明確,面向“三區三州”實施推普脫貧攻堅行動。強化學校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基礎性作用。在學前和義務教育階段全面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確保少數民族學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強化“三區三州”的學校校長和教師自覺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意識和能力,努力使普通話成為校園語言,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校使用環境。嚴把教師入口關,所有新進教師的普通話水平應達到國家規定的相應等級。加大對現有雙語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力度,大力提高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進行教育教學的能力,普通話水平達到相應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