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表示,語文新課標中“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推薦數量從14篇增加到了72篇。隨后,不少網友對此展開了討論。有網友支持這項改革,認為可以弘揚傳統文化;但也有網友表示,作為老師突然增加50多篇文言文,需要重新備案很久。并且考試中,文言文的分數占比不多,沒有必要增加58篇。對此,成都某高中語文老師李曉玫表示,“古詩文是每個孩子必須練就的‘童子功’。”
學生
與其背誦文言文不如多做一些題
“課內外讀物建議篇目,覆蓋先秦到清末各個時期。”正在成都某中學讀高一的段俊礬(化名)說,從高二上學期開始,背誦推薦篇目將增加50多篇文言文,壓力一下就增大了。略有偏科的他,平時學習中最怕文言文背誦,如今文言文背誦篇數增加,考試要求更高了。
對于這個消息,段俊礬從內心非常抵觸,并且讓他做好了高二選擇理科的決心。“原來自己還在猶豫,高二分班時選文科還是選理科,看到文言文背誦篇目的增加,可見高考中文言文的占比會比原來高很多。”為了規避自己的弱項,他決定選擇理科。“提高了對文言文的學習要求,但按照以往的高考占比,文言文考題并沒有太多分值。”段俊礬表示,與其浪費時間在背誦文言文上面,不如多做一些高考中占比較高的分數題。
像段俊礬一樣抵觸背誦推薦篇目增加的高一、高二學生不占少數。而問其原因,大部分同學都表示,文言文繞口,不易理解。
“完全靠死記硬背,應付考試,生活中并沒有太大用處。”正在讀高二的芝姚認為,文言文背誦篇目的增加加重了學生的壓力,讓本來學習壓力就重的高中生更沒有休息時間了。“現在課外補習班,最多的是英語和數學,可能以后還要增加一個文言文背誦班。”芝姚說,不指望在高中生活能減壓,但也不要突然增壓。在她看來,文言文喜愛者和討厭者分布都比較極端,“喜歡的人一天能背誦兩篇文言文,不喜歡的甚至一周都背不下來一篇。”
家長
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孩子今后受益匪淺
“從現在的電視節目中就可以看出來國家對傳統文化的大力宣揚。”女兒讀高一的家長王洪偉表示,從新聞上看到了高中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增加的消息,他非常支持。“加強中華文化傳統文化教育很有好處,即使現在孩子們不理解,今后一定會受益匪淺。”王洪偉認為,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更是自有妙處,如果能夠體會古人在寫文時的境界,更是妙不可言。
“孩子現在小可能不理解,就只能死記硬背,但是當真正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時,就不會再覺得困難了。”王洪偉表示,古詩文就像現在的普通話一樣,非常普遍,只是用當時的語言來描繪事情,就像現代詩。只要理解其中的意思,想象當時的場景,很容易就能背誦下來,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困難。
“我女兒現在正在讀高一,平時有國家寶藏、中國詩詞大會這些節目時候,我們都會一家觀看。”王洪偉說,一方面想要培養孩子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另一方面想讓她通過電視演繹增長知識。
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有時候在觀看古詩文接龍的電視時,一家三口也會發起挑戰。“現在古詩文都成了網紅,背誦古詩文是入門,所以培養孩子的興趣很關鍵。”王洪偉透露,他已經跟孩子商量好了,提前從高一就開始背誦增加的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