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春茶季,祥華鄉天香魂茶葉專業合作社的收茶點總是熱鬧非凡。每天上午8時許,茶農們肩扛手提著一袋袋新鮮出爐的茶葉陸續趕來,茶商們則圍著毛茶堆爭相議價,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人群中央,一位俯身細嗅茶香的中年人尤為醒目——他是國家高級評茶師、合作社理事長詹國珍。作為茶農口中的“技術導師”與茶商眼里的“品質守門人”,每到茶季,他便穿梭于茶園與市場之間,讓一泡泡“祥華好茶”跨越山水,最終沁入消費者的杯盞。
“今年春茶季可謂天時地利人和。”詹國珍一邊品評茶葉,一邊向記者介紹,春茶期間正遇晴好天氣,有利品質提升,尤其是5月1日至7日,茶葉鮮嫩與適宜天氣疊加,制出的茶葉品質上乘,深受市場喜歡。
經過簡單計算,詹國珍向記者展示春茶“戰績”:春茶采收期間,合作社日均收購毛茶4000-5000公斤,總收購量近5萬公斤,相比往年,優質茶數量明顯增多。
茶葉能賣出好價格,離不開詹國珍構建的“動態品控”反饋機制。在合作社內,常可見茶農圍成半圓,詹國珍通過取樣、沖泡、聞香、觀色、品味、看葉底、評工藝等審評工序,為茶農現場教學。“通過專業審評指出茶葉優缺點,茶農次日根據意見改進制茶工藝,茶葉價格往往能提升不少。”詹國珍說,不少茶農通過這種即時反饋機制提升了茶葉品質。
茶農詹德芳便是其中之一。前一天,他帶來的茶葉因焙火不當被“扣分”,經詹國珍指導調整工藝后,次日再審評時,茶湯已透亮如琥珀,葉底舒展出均勻的翡翠色。“評審臺就像我們的課堂,經理事長指導,茶葉品質脫胎換骨,價格較前日直接上漲40%。”詹德芳難掩喜悅。
這種“當日問診、次日見效”的動態反饋模式,不僅讓合作社的茶價年均保持20%-30%的漲幅,也讓“天香魂”茶品成為茶商信賴的硬通貨。
“天香魂的茶,我閉著眼睛都敢收!”泉州茶商余明輝緊抓著剛分到的毛茶,感慨地說。這已是他連續十年專程趕來“搶茶”,“第一次來的時候我隨口說了句‘要是能穩定供應就好了’,這些年果然沒讓我失望,茶葉始終質優價穩。”
在詹國珍的技術賦能、供應鏈創新與品牌化運營下,天香魂茶葉專業合作社成為祥華鄉茶葉供應鏈的核心樞紐,既保障了茶農收益,又滿足茶商對高品質茶葉的需求,形成“茶農提質增收、茶商安心采購”的良性生態。
“目標是讓每片茶葉都實現價值最大化。”望著圍坐交流的茶農,詹國珍表示,未來將繼續通過“技術指導+品質管控+渠道賦能”三位一體模式,搭建茶葉銷售服務平臺,帶動更多茶農“做好茶、賣好價”,讓祥華茶葉的經濟效益與品牌價值同步提升。
(融媒體記者:吳梅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