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以外的閱讀,AI來分一杯羹
語文教育的成功是建立在大量閱讀尤其是經典閱讀的基礎上,因此僅靠教材中那一堆小小的“例子”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教材之外的“例子”。因此,語文教師的一項重任就是為學生尋找課外拓展閱讀的材料。什么樣的讀物適合自己的學生?怎樣讓學生沉下心來進行閱讀?是擺在語文教師面前的難題,也是南方閱讀論壇創立以來一直關注并討論的話題。
作為論壇聯合主辦方之一的江蘇教育報刊總社,出席的代表是初中生世界雜志社主編張彩萍,她介紹雜志社一直以來致力于學生的課外閱讀,和全省的一線語文教師一起組織了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為了“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顆閱讀的種子”,使他們長大以后不會“油膩”,因為“喜愛閱讀的人生不會差到哪里去”。
在晚間的“咖啡夜話”環節中,新學校(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技術部發展中心主任張文娟介紹了他們開發的一款神器——“一米閱讀”APP。這是建立在人工智能(AI)技術基礎上的線上閱讀測評和激勵系統,課標推薦的課外閱讀書目都已收錄在庫,以有聲書和電子書的形式,借鑒游戲闖關的趣味性,為學生用戶設計分級閱讀計劃。
2016年暑假,“一米閱讀”推出了“一起讀書”活動,可以數萬學生同時在線讀一本書。而在2017年11月份,他們剛剛完成了1萬多個班級、50多萬名學生共同參與的“一起讀書”活動。他們還開發了線上名著導讀課,培訓語文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經典,一舉解決了“讀什么”和“怎么讀”的問題。雖然在論壇現場有人質疑,使用APP的解決方案,似乎無助于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的培養,但至少在現階段,在中國廣大的中西部地區,尤其是閱讀材料和閱讀指導雙匱乏的學校,現代技術不失為一種福音,可以讓他們的閱讀教學從無到有地邁上一級新的臺階。(本報記者 池沙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