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已經塵埃落定,相關部門都已作出回應和處理。
事件已結束,而關于幼教的話題和反思還在繼續。
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副院長、教授朱宗順認為,相關部門間缺乏協調統籌、培養機制不足、幼教從業者職業榮譽感缺乏以及待遇保障較低,導致幼教缺乏,為滿足所需,特別是民辦幼教機構只能雇傭不太專業的人員,導致一些問題。
為何人員不專業,因為需求太大,而正規的幼師太少。
據新華社消息,“全面二孩”實施近兩年,從2019年開始,我國幼兒數將出現大幅增加,到2021年達到最大值。
數據表明,2021年學前教育階段適齡幼兒將增加1500萬人左右,幼兒園預計缺口近11萬所,幼兒教師和保育員預計缺口超過300萬人。
幼教缺口300萬,我們該拿什么去填補?
早教機構的管理目前比較混亂
幼教話題的熱鬧,這些年有過多次。
2012年,數起幼兒園虐童事件發生后,促使刑法在虐待罪上做出了較大修改。特別是2015年的刑法修正案(九)中規定: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殘疾人等負有監護、看護職責的人虐待被監護、看護的人,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同時規定“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可即便如此,此類狀況卻依舊不絕。公開的各項法制措施之外,是國內幼教領域依舊缺乏統籌的現實。
此外,如果早教機構辦在幼兒園里,那是教育部門管。但像紅黃藍這樣的在工商注冊的,或者是像攜程那樣在婦聯注冊的,只能是誰辦誰管。有專家表示,“國家層面應加強管理,教育部門牽頭,把涉及到的婦聯、衛計委、工商以及人事部門都牽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