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助、勤、獎、貸、補”新資助體系
事實上,在學生資助工作方面,清華已經形成了以助學金和勤工助學為主體的“助、勤、獎、貸、補”的“新資助體系”。今年是清華大學“綠色通道”實施20周年、國家新資助體系實施10周年,在此基礎上,清華大學進一步升級資助政策,推出學生資助“陽光工程”。
“陽光工程”具體包含“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個維度的工作,讓在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七類環境(教室、校園、國內、國際、網絡空間、成長社區、家庭)中多元成長。
學校還通過聘任“學生資助宣傳大使”、開展系列主題活動、建立學生公益實驗室等措施,廣泛宣傳資助范圍、資助標準、資助程序等政策,實施感恩教育,傳播“自助·受助·助人”的理念。
以社會實踐為載體,學生在服務社會中增強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構建家國情懷、感知中國力量。在這一過程中,清華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展社會實踐的項目培育、立項支持、專業指導、總結交流等關鍵環節,加大支持力度,增進他們的國情認知和文化自信。
2016年起,清華對來自建檔立卡戶、農村低保戶的學生,以及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孤殘學生、烈士子女、家庭遭遇自然災害或突發事件等特殊情況的學生,一一登記在冊,并為其定制覆蓋大學四年的資助方案。
今年,清華啟動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海外交流支持計劃——“鴻雁計劃”,這個計劃可支持的項目包括但不限于學術科研類海外研修、實習實踐類海外交流、學習培訓類海外課程等,學生自己聯系的海外交流機會,都可以申請該計劃的資助。
此外,“好讀書獎學金”由錢鐘書、楊絳先生一家人在清華設立,對清華發展性資助工作給予了諸多助力。它開展了讀書活動,每學期制定“3本必讀+3本選讀”書單,向所有報名讀書會的學生免費提供3本必讀書籍,選讀書籍經批準后即可報銷,讓學生無負擔地暢游書海。“好讀書獎學金”還將給予2017年“自強計劃”困難生每人5000元的幫助。
2006年,清華發起“校友勵學金”工程,鼓勵畢業生通過捐贈勵學金的方式與在校困難生結對幫扶。10年間校友共有2.7萬人次參與,捐出自己部分日常工資與收入,捐贈總額占全校資助總額的三分之一。在繼續募款做好“校友勵學金”工程的同時,學校還擴大校友參與,通過結對子、設立因材施教培養項目、線上線下開講堂、共同對學生家訪等方式,邀請校友參與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成長指導。
■鏈接
2005年,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規定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都必須建立“綠色通道”制度,即對被錄取入學、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學校一律先辦理入學手續,然后再根據核實后的情況,分別采取不同辦法予以資助。
為切實保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截至目前,在高等教育階段,我國已建立起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新生入學資助、勤工助學、學費減免、補償代償、“綠色通道”等多種方式并舉的混合資助政策體系,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三不愁”,即:入學前不用愁、入學時不用愁、入學后不用愁。(晉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