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賈平凹說過,“人的胃是有記憶功能的”。一個人在年少時喜歡吃的美食,在他的味覺里會留下深深的烙印,即使長大了,也難以忘記。這種特殊的味道,多半是思鄉,是懷舊,是留戀童年的味道,它會喚醒你對家鄉、對家人、對親情的無盡回憶。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365天的鄉愁,必須要尋找一個時間來釋放,“年”是全年鄉愁最濃厚的那一天。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一起吃頓團年飯,是鄉愁最好的表達,快樂、團聚,就是慰藉鄉愁最熨帖人心的“菜譜”。
楊宇:
留學美國西雅圖的川妹子。兩年前出國后,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她,練成了“廚娘”。遠隔重洋的年夜飯,小伙伴們一人一道菜,涵蓋了五湖四海的味道。
距離春節還有兩個星期,美國西雅圖一個公寓里,早已掛上了香腸、臘肉。“提前一個月就已經做好了,現在正在風干。”這些都是出自成都留學生楊宇之手。自從兩年前出國后,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她,練成了“廚娘”。
去年除夕第一次在海外度過,“我們十幾個中國留學生一起過的,大家一人做一道家鄉菜,湊成一桌年夜飯。”當時,手藝還不是很好的楊宇,做了一盤麻婆豆腐。今年,她打算挑戰一下,做川味香腸。
為了這頓年夜飯,楊宇一個月前就開始準備了。“肉很好買,腸衣超市里也有,雖然跟國內的有點不同,但也能用,就是佐料有點麻煩。”雖然超市里有花椒、辣椒,但不夠正宗,“幸好有個四川同學上次從國內帶了一大包佐料。”
買來肉,切好、腌好、灌進腸衣,這只完成了最簡單的一部分。“風干的過程是最尷尬的。”楊宇說,在美國,她和同學不敢把香腸晾在外面,只能偷偷晾在公寓里,“怕被別人誤會,打911,所以只能偷偷摸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