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長大,就會選擇性地遺忘一些珍貴的東西。在“紅白機64合一”系列結束后,長鼻君打算搜尋一些曾經被很多人熟悉,但如今已經記不太清楚的動漫作品,同時翻出點“居然還有這事”之類的周邊和八卦,順便給各位講講你可能沒見過的改編游戲。希望能通過這種撿漏,幫你拾回過去的感動。
今天要說的不能算是個冷門動畫,因為B站上還能看到雙語配音的全集,不過大部分人可能除了人名和臺詞,已經記不得其他什么東西了。它就是長鼻君第一個接觸的搞笑動畫——《森林好小子》,它甚至還有自己的游戲,你不知道吧?
正本清源
《森林好小子》的引進大約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前期,網上流傳的國語版本大多是綠葉臺標(上海教育電視臺)版,這是由于教育電視臺沒錢放新動畫,只能買二輪播放權,正好趕上網絡普及的時間差。
《森林好小子》的播出,讓許多中國的小朋友們第一次見識到日式無厘頭搞笑動畫。全片從頭到尾就沒正經過,里頭的學生都像瘋子一樣,不是爬墻敲玻璃破壞學校,就是整天逃課逛街撞警車。相比之下,那時的中國學生,上課還要背著手,舉手發言還得畢恭畢敬。這種日本式的無厘頭,加上臺灣配音的二度創作,對當時大陸小觀眾的世界觀造成極大的毀壞,絕對不亞于使徒的第二次沖擊。
一直以為日本人吃火鍋就是搶牛肉
大陸地區播放的《森林好小子》直接引進自臺灣版,好在臺灣人沒有像《功夫小子》等那樣搞OP再創作,所以日文的原版名字清楚地留在了電視屏幕上。已經識字的長鼻君,敏銳地發現日文里僅有的兩個漢字“燃”和“兄”,明顯和中文譯名《森林好小子》不沾邊。再加上卡內奇·古哈這種假得不像日本人的名字,讓幼小的長鼻君懷疑是不是又被臺灣人給騙了。
現在網絡發達了,翻譯軟件也成熟了,看來非常有必要把以前的老物拿出來重新審視一遍。鑒于《森林好小子》被翻譯者添加了太多的二次創作內容,因此必須在這里正本清源,把原作的信息好好整理一下。
模糊不清的綠葉版一直是網上唯一的國語資源
《森林好小子》的日文原名是《燃える!お兄さん》,意思和當年只認識兩個漢字的中國小觀眾所猜測的差不遠,翻譯過來就是《燃燒!大哥》。日本動漫中這種以“燃燒”開頭的縱火犯式標題實在太多,現在的二次元用戶們早就習以為常。其實在《森林好小子》之前,中國觀眾已經見識過一次標題“燃燒”了——燃えろアタック(燃燒吧扣球,《排球女將》)。
題為“燃燒!大哥”的《森林好小子》,原本是連載于《少年Jump》的搞笑漫畫。作者佐藤正原來是漫畫家新澤基榮的助手,協助他繪制熱門漫畫《高校奇面組》。漫畫連載時非常受歡迎,還做成了動畫,OP用的還是秋元康的作品。想不到天有不測風云,新澤基榮高中時和同學玩相撲時落下了腰痛的病根,在繁重的連載工作中復發,疼得他沒法繼續畫下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甜找出15個字是什么?漢字找茬王找字甜關卡2023-04-10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