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兩會”都議些啥?昨日,記者了解到,除了常規話題,最熱的議題要數自貿園區。新的一年,海滄可是鼓足了勁向前沖,除了再造臺商投資區的優勢外,還將大舉進行自貿園區建設、加快馬鑾灣開發。
繁忙的海滄港區。
自貿園區現商機
“效率”,可以概括為2015自貿園區建設的關鍵詞。建設電子口岸通關服務平臺,實施單一窗口服務和無紙化通關,將大幅提升通關化便利水平;在監管區內,國內貿易、服務外包、保稅延展貨物等功能將高效疊加;保稅及非保稅貨物倉儲、加工及跨境電商進口業務,也有望在此落地;融資租賃項目也將在海滄“現身”,船舶、大型基礎設施設備融資租賃業務將得到大幅度拓展。
臨港產業也將隨著自貿園區的步伐壯大———瑞聲科技、貝姆勒、東南燕窩產業園等項目有望落地,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將成引進扶持的主流,廈門首個專業化服務外包產業園將被打造為百億產業園。此外,港區內外部路網都將在新一年里集體提升,將開辟一批臨時集裝箱停車場、加油加氣站以應對自貿園區的落戶。
對于自貿園區建設,與會代表、委員“有話要說”。民進海滄區總支部委員建議,吸收上海自貿園區先進經驗,創新涉外稅收管理服務,借鑒臺灣自由經濟示范區“前店后廠”思路,推進海滄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優勢打造新平臺
“對臺”是海滄歷來的優勢,在自貿園區建設中,再造臺商投資區優勢也將成為自貿園區的主要優勢之一。投資區、行政區、保稅港區“三區合一”的管理體制,突出對臺特色,讓海滄社會治理更上新臺階。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認為,“對臺牌”正是作為全國最早最大臺商投資區的海滄融入自貿試驗區、“一帶一路”建設的新優勢。
海滄港區的崛起,為自貿園區的落地提供了“良巢”。新年伊始,世界最大、最先進的集裝箱船“中海太平洋”輪首次靠泊廈門海滄港并刷新了廈門港口接待紀錄,遠海自動化碼頭的建成投用,這都預示著海滄港區發展的迅猛之勢。良港造商機,海滄保稅港區正積極復制實施上海自貿園區海關監管創新制度,向國際一流港口靠攏。
優勢產業集群、創新產業的發展,海滄自貿園區建設因此如虎添翼。2014年,生物醫藥產業完成產值125億元,納稅突破3億元,新引進項目50個,生物醫藥孵化器成為國家級孵化器……此外,信息消費與數字產業、住宅現代化產業的大力發展,也為自貿園區的成長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海滄的宜居環境,為市民提供了安居樂業的資本,而這無疑成為自貿園區的加分項目。2014年,海滄推進“平安海滄”建設,獲評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城區,各項社會事業的蓬勃發展,人文和諧勢必將讓自貿園區蓬勃發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